失火罪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_失火罪怎么样赔偿?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1 15:38:09 人阅读
导读:涉嫌失火罪。刑法第115条规定的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以过失酿成火灾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立案...

涉嫌失火罪。

刑法第115条规定的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以过失酿成火灾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立案标准过失引起火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导致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二)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三)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 (四)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四公顷以上的; (五)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一、失火罪立案追诉标准是怎样的

刑法没有过失放火罪这个罪名,应该是失火罪。过失引起火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导致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二)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三)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

(四)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四公顷以上的;

(五)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犯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如何正确认定失火罪

(一)失火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怎么区分

1、犯罪主体不同。失火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重大责任事故罪必须是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严重事故;而失火罪一般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用火不慎而引起火灾。

(二)失火罪与危险物品肇事罪怎么区分

1、犯罪主体不同。失火罪是一般主体,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犯罪主体主要是从事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危害物品的职工,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其他人员才可构成该罪的犯罪主体。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危险物品肇事罪在客观方面也可能表现为引起火灾,但它是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易燃性物品时,由于违反有关管理规定而发生重大火灾;失火罪则不限于此,而且一般是由于日常生活中用火不慎而引起火灾。

(三)失火罪与非罪怎么区分

1、查明行为人的行为与失火事件的发生有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2、查明损失的大小。

3、查明火灾的发生虽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四)失火罪与自然火灾怎么区分

自然火灾是由于地震、火山爆发、雷击、天旱等引起火灾,不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当然不构成犯罪。

过失放火其实也就是失火罪,很显然这属于过失性犯罪,若是故意放火的话,则构成的应当是放火罪,而这属于故意犯罪。根据我国的规定,对故意犯罪的处罚要比对过失犯罪的处罚重。而犯失火罪的,要是情节比较轻的话,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以下回答由“济南商律师”提供,如需转述请注明出处: 很遗憾的告诉你,作为一个在家具厂上班的工人,你有义务知道油漆是易燃品,你不能主张自己不知道油漆易燃就免除责任。

另外,不管是不是油漆易燃,在家具厂厂房内部使用明火都是严格控制的。在这个案件中,可以说你是要负主要责任的。必须对造成的厂里的财产损失和老板的人身损失承担责任。但是,对于桶内油漆着火,老板将油漆倒在地上,客观上帮助了火势的蔓延,对于整个损失也应该承担一定的次要责任。至于你要赔偿多少,是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数额的,必须由你的老板举证他们损失了多少数额,并拿出可以服人的证据后,才可以具体的判断。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一)导致死亡一人以上。

刑法第115条规定的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未成林地;(三)造成十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

立案标准过失引起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四)造成森林火灾,造成严重后果、苗圃地面积四公顷以上的;(五)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这是一种以过失酿成火灾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应予立案追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灌木林地,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二)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或者过火疏林地涉嫌失火罪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