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处罚不能出国吗_有案底的能出国打工吗?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1 14:45:19 人阅读
导读:曾有犯罪记录的人可以肯定的说是可以出国的,有过犯罪的人对出国旅行或者移民没有多大影响的。我国法律规定,限制出国的原因有如下:1、未能提供有效出入境证件或者逃避边...

曾有犯罪记录的人可以肯定的说是可以出国的,有过犯罪的人对出国旅行或者移民没有多大影响的。


我国法律规定,限制出国的原因有如下:

1、未能提供有效出入境证件或者逃避边境检查的,


2、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是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案件尚在侦查,审理期间的,不得出镜,


3、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可能影响案件执行的,人民法院有权力决定限制出境,


4、曾因违反有关国家边境管理制度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其他规定,以及因非法出入境被驱逐出境的,被限制出入相关国家的,


5、违法国家其他秘密规定的,比如手中掌握国家机密或者有重要情报的人员,不得出镜。


作为的犯罪记录的目的,是对一个人在受到刑事处罚之后,对其犯罪记录予以记录,从一定程度来说对其行为有约束作用,其次在其再次犯罪,受到刑事处罚是对其从重处罚的依据,是对屡教不改,多次违反国家刑事法律的一种严厉惩戒!


诚然刑事处罚是严厉的,但是刑法本着惩罚为辅,教育为主的司法理念,对曾犯罪的人也不会在生活的各方面限制的,社会也应该平等对待该累人员,国家也不会因一个人曾有污点而限制其出国的。现在很多明星都曾有犯罪的记录,比如现在头条的大咔杜某人,也曾犯罪,但是人家还不是可以出国吗?只要证件合格,是可以出国的!

分为两部分:中国、目的地国。按照目前的法律,受过刑罚的人并没有出境旅游的限制;但目的地国的法律我不了解,有可能会有相关方面的限制而导致入境文件办不下来。

谢邀。

1、不可以出国。《刑法》第75条已经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同时规定,宣告缓刑的,在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我国的社区矫正机关是司法局,你如果出国的话,国外是没有司法局给你矫正的。而且公安也不会批准。

2、有前科除非是未成年人,否则都判缓刑的情况也会记入公民档案。至于是否影响贷款、征信之类,我就不知道了,要问银行。

有过盗窃罪的犯罪案底可以出国打工。我国法律规定有“五种人”不准出境,即: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认定的犯罪嫌疑人;

2、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民事案件不能离境的;2、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 4、正在被劳动教养的; 5、国务院有关主管机关认为出境后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可以申请出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二条 中国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

1.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接受边防检查的;

2.被判处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3.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决定不准出境的;

4.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其他国家或者地区遣返,未满不准出境规定年限的;

5.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决定不准出境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

可以出国,不过,办理签证时,可能会比较麻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出入境管理部门将不予签发普通护照: (一)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二)无法证明身份的; (三)在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四)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 正在被劳动教养的; (五)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民事案件不能出境的; (六)属于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 (七)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认为出境后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八)公民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遣返回国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自其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被遣返回国之日起六个月至三年以内不予签发普通护照。 其他中国公民都可以办理护照。

对,罪犯的脸被打马赛克是为了保护罪犯的隐私权。

对于我国的罪犯来说,可能收到的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1.自由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2.生命刑:死刑。附加刑包括:1.财产刑:罚金、没收财产;2.资格刑:剥夺政治权利,对于外国人,还有驱逐出境。根据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对于罪犯只能在这些刑种之间选择。

而每个人都有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你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
究竟什么是隐私权,隐私权包括那些具体的民事权益,我国尚无法律明确规定,但是一般来说,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和肖像、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未公诸于众、扩大公开范围的行为,都算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罪犯只是被剥夺了自由、生命或者财产、资格,但是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无论是一般人还是罪犯,都仍然享有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新闻媒体如果没有经过罪犯的同意,就必须在公开的新闻或其它作品中使用马赛克保护其隐私。否则,罪犯有权以侵犯隐私权为由要求新闻媒体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甚至赔偿损失。至于风险,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风险之中。罪犯刑满释放之后,是否还会继续危害社会,这个谁也说不好,犯罪还分故意和过失之分呢,还有暴力犯罪和经济犯罪之分呢。而且,即使是故意的暴力型犯罪分子刑满释放,也不一定会再犯,万一洗心革面了呢?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已经决心洗心革面的人,之前被新闻报道了一番,大家都认识了,他出来后发现大家都像防贼似的防着他,不信任他,甚至奚落他……你猜他会不会再犯?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