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延期开庭能延期多久_民事诉讼延期时间?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2 05:59:34 人阅读
导读:根据《民事诉讼法》一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民事诉讼中,必须到庭的当事人...

  根据《民事诉讼法》一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民事诉讼中,必须到庭的当事人指能够正确表达意志的离婚案件当事人和负有赡养、扶育、抚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必须到庭的其他诉讼参与人则泛指如:其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甚至无法进行庭审的其他诉讼参与人,如:给国家、集体或者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知道案件重要情况的证人,开庭审理不可缺少的翻译人员等。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回避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如果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参加本案的工作,致使案件审理一时无法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   (三)当事人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法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找到了新的重要证人,发现了新的证据线索时,可以申请延期审理,以收集、调查新的证据,并通知新的证人到庭作证。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认为需要重新予以鉴定、勘验,或者已有证据材料不清、不足,需要补充调查的,可以申请延期审理。  (四)其他应当延期审理的情形。  这是一项概括性规定,由当事人根据具体情况,认为需要延期审理,以便准备充分的资料参加诉讼,而向人民法院提出。如一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变更或增加诉讼请求,另一方当事人认为需针对变更或增加的诉讼请求,收集证据,作应诉准备的,一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因妨害民事诉讼而被拘留,不能按时或者继续开庭审理等,可以提出延期审理申请。  司法实践中,发现是否存在需要延期审理的情况是开庭前准备的重要内容。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没有到庭的,应将情况及时报告审判长,并由合议庭确定是否需要延期开庭审理或中止诉讼。决定延期审理的,应当及时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决定中止诉讼的,应当制作裁定书发给当事人。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经传票传唤,无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申请延期审理是当事人的一项诉讼权利,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通过提交延期审理申请书,使法院推延开庭审理日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收集证据,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对抗对方当事人变更或增加诉讼请求,平衡当事人间的诉讼权利,平等地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也可以为本案提供更多、更详细的证据,有利于人民法院分清是非,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并作出公正的裁判。

民事诉讼延期审理时限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法律依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4.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调取新的证据,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最后由法官决定可以申请延期开庭审理。具体的延期时间要由当事人和法官协商;(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勘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可以延期开庭审理,重新鉴定

法院决定条款时间后,因为各种原因延期开庭,是合法的。r至于延期到什么时候开庭,由案件承办法官决定,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原则是不能超过案件的审理期限。r《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r(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r(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r(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r(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