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举报途径_安全生产举报方法有什么?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0 13:08:11 人阅读
导读:出现瞒报的将根据事实依照《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进行处理,一般会有罚款,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刑法》的按相关法律处理。私了后...

出现瞒报的将根据事实依照《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进行处理,一般会有罚款,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或者《刑法》的按相关法律处理。私了后被举报也将依法处理。

  《安全生产法》规定:

  第一百零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或者逃匿的,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并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的罚款;对逃匿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

  第三十五条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8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

  (二)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

  第三十六条 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

  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

  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举报是有用的,但需要详细地列举了煤业公司瞒报的矿工死亡事故的死者姓名、死亡时间、死亡地点、死亡原因和赔偿金额。  举报煤矿非法、违法生产的,可奖5万元;举报隐瞒煤矿特别重大事故的,则能一次拿到10万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其发现的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及煤矿非法、违法生产行为进行举报。  如果有人捏造事实举报,或故意中伤他人,将依法移交相关机关追究责任。对利用虚假举报骗取奖金的,责令退回所骗取的奖金,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受理、核查和奖金发放的工作人员,如果泄露了举报人的信息,或向被举报者通风报信,将视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可以向县级及以上的安全管理部门,现在改革了叫做应急管理局(厅)、各负有安全监管的部门例如建设局、道路交通等有关部门都可以举报。

现在有的地方还鼓励隐患举报,在地方的安全网站上有专门的举报电话或者邮箱,您可以查一下,进行举报。若还有疑问,可以私聊我。。

当然可以,而且是必须的!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安全考核行使一票否决制,不要说国企,所有企业都有这个要求,就是事故逐级上报制度是安全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义务,一旦发现瞒报,都可以进行投诉!

书信、电子邮件、电话、传真、走访等形式举报安全生产问题。

一、特服电话接收的举报投诉范围。受理生产安全事故、重大安全隐患、非法违法生产建设经营等方面的举报投诉。二、“12350”投诉电话实行属地受理。在省级安全监管局设立“12350”举报投诉电话受理机构,负责受理本省(区、市)内的举报投诉、举报投诉电话“12350”规划和使用管理的指导协调工作,以及举报信息分类统计等工作。三、市(地)级以下安全监管部门设立受理机构事宜,由省级安全监管局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四、在省(区、市)内使用特服号码的,直接拨打“12350”;跨省(区、市)投诉的,需在“12350”号码前加拨地区号。

对安全生产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是一种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犯罪行为,涉嫌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第九条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串通,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的规定,以共犯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 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可以投诉举报

法律规定:

具体罪名是:第139条之一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没有相关的司法解释具体作出规定。但《矿山安全法》等部门法中有规定的,应该适用该部门法。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