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要戴手铐吗_犯人外出治疗要上镣铐吗?为什么?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5 00:39:01 人阅读
导读:给你普及一下知识啊,带手铐在押运等过程中,在监狱不带的,为方便生活自理,脚铐一般死刑犯带,未成年人一般不会被判死刑的按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开庭时不得使用手铐脚...

给你普及一下知识啊,带手铐在押运等过程中,在监狱不带的,为方便生活自理,脚铐一般死刑犯带,未成年人一般不会被判死刑的

按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开庭时不得使用手铐脚镣。但被告人人身危险性大,可能妨碍庭审活动的除外,必须使用戒具的,在现实危险消除后,应当立即停止使用。

  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四百八十条 在法庭上不得对未成年被告人使用戒具,但被告人人身危险性大,可能妨碍庭审活动的除外。必须使用戒具的,在现实危险消除后,应当立即停止使用

所提问题是在法院,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否都需要戴手铐,应该是指庭审时吧。

在我国,刑事案件被告人庭审时是否戴手铐,经历了一个戴手铐--不戴手铐--戴手铐的过程。

第一、2003年以前,被告人是要佩戴戒受审的。

第二、2003年北京推出《司法警察文明执法守则》,规定:所有刑事被告人在法庭上接受审判时,一律摘掉手铐。从此,北京法院里的被告人受审开始不再佩戴戒具。

不佩戴戒具的理由在于:被告人在未经法院判决之前都不能被确定为有罪。让被告人戴着手铐和脚镣公开接受审判,势必会提前给被告人打上了“有罪”烙印。

第三、2011年,连续出现三起被告人在提押、受审期间从法院脱逃的事件,最高法院对发生在浙江省永嘉县、湖南省邵东县以及辽宁省中级人民法院的三起被告人脱逃事件在全国进行了通报。全国各地法院相继采取措施,至目前法院不再为被告人去掉戒具。

北京法院在被告人受审期间,给被告人戴上了“脚锁”(软脚镣)。除死刑犯须戴重脚镣外,一般情况下的被告人在提押和受审时,均要戴“软脚镣”。

随着法治的进步,更加重视人权保护,在庭审活动中,不得对被告人或上诉人使用戒具。

法庭规则规定,犯罪嫌疑人在出庭受审时,着正装或者便装,不得穿有看守所标识的衣服。



2010年多被告庭审照片

械具一般指手铐或者脚镣,还有警绳和执行绳。手铐的最大重量不得超过0.5公斤,脚镣的最大重量不得超过5公斤。

除非极个别、危险性特别大的罪犯才能使用戒具。



如报复社会致7死11伤,柳州杀人狂魔黄日朝出庭受审时,则戴着手铐和脚镣。

支持请关注+点赞,谢谢~

服刑人员外出治疗,首先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一般是经本监区申请,监狱医院组织专家会诊,确认病情危重必须外出救治,报经狱政科和分管领导批准,然后报省监狱管理局备案。

外出的时候,一般是加戴戒具(手铐脚镣),由四名以上警察押送,用专用囚车押送至就近的定点医院诊治。从离开监区直至诊治完毕返回监狱,全程进行移动视频终端监控,实时图像同时上传至监狱指挥中心和省局指挥中心。

采取上述措施的原因,是要确保服刑人员的绝对安全,确保不发生脱逃、自杀等监管安全事件。

至于题主问的,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在监狱已经卧床不起快两年,半身瘫痪,浑身褥疮。现在又脑子大面积梗塞被送进医院急救。整日昏迷无意识,狱警却仍要上镣铐。这个符合规定吗?是符合规定的。所有外出就诊的服刑人员,要求必须加戴戒具并配备足够的警戒力量。这些规定都是从以往发生过的事故中吸取教训,逐步完善的。这样做,不但是对监狱负责,更是对服刑人员本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谢谢邀请!

这是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决定的,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可免除刑事处罚,但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而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死罪的不得判死刑,最高无期。


这个制度其实也是绝大多数文明国家所一直提倡的,并不只是单我们国家而已。

其实这个制度对于受害者来说确实很不公平,未成年人犯罪相比成年人来说更霸道也更狠。每个学校都有校园欺凌,从而产生的强奸,虐待,侮辱,故意伤害甚至杀人,但是就是因为未满14周岁而免于刑事处罚,就是因为一些未满18岁,而免于刑事追究。

虽然愤怒,但是无可奈何,法律就是法律,说不追究就不追究,这就是现实,虽然现实确实很残酷。

不管是刑事犯罪 还是治安犯罪 只要在嫌疑人不配合公安机关的情况下 都可以对其采取强制措施(警械 手铐 脚铐 警绳)比如喝酒闹事 就和也对其强制约束醒酒!

犯了妨害公务罪,量刑在半年左右,法院开庭时,犯罪嫌疑人是否要带手铐脚链戴手铐即可,一般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的暴力犯罪被告人才带脚链的。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