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导签下的合同_被欺骗签下的还款协议是否有效?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1 17:37:29 人阅读
导读:涉嫌合同诈骗,立案后签订的还款协议依然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合同无效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

  涉嫌合同诈骗,立案后签订的还款协议依然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合同无效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因此如果  还款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愿的、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就有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五十六条 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五十七条 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或者显失公平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可以在一年内去法院起诉撤销合同。

 《合同法》

第五十四条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

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第五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

撤销权;

  (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

权。

第五十八条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

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

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有证据证明存在欺诈隐瞒、且看具体隐瞒的事实是怎样的。合同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或误导对方基于此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以签订合同达到欺诈的目的。合同民事欺诈行为的主要方式包括:

1、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

2、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行为;

3、虚假的合同主体欺诈行为;

4、虚假的宣传欺诈行为;

5、虚假的价格欺诈行为。

有效,属于可撤销的合同,在没撤销之前有效。

可以诉讼 《民法通则》第59条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和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消。

理论上,当事人是证据证明对方欺诈,导致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思下订立了合同,当事人有权请求撤销合同。实际上,需要看证据。协议本身有虚假信息,需要看虚假信息由哪方提供,是否会导致当事人作出了违背真实意思。

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