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筹集资金的方式_企业资金筹集的方法有哪些?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5 00:22:58 人阅读
导读:你好,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有:短期:短期借款:信用借款、担保借款和票据贴现额等。短期融资券:一种短期债券商业信用:在企业之间正常的业务往来中相互提供信用而形成的一...

你好,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有: 短期: 短期借款:信用借款、担保借款和票据贴现额等。

短期融资券:一种短期债券 商业信用:在企业之间正常的业务往来中相互提供信用而形成的一种资金来源,如应付账款 长期: 股权筹资: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利用留存收益筹资 债权筹资:发行长期债券、长期借款等 混合筹资:发行可转换债券、发行认股权证、发行可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等

企业筹集资金一般用来维持正常运营的日常生产经营管理,项目投资,厂房建设,扩大生产,投资收购兼并等等。

筹集资金的方式可以通过贷款,发行股票融资,发行债券融资,票据贴现。

通过银行,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获得资金。

筹集资金要考虑筹集资金的成本,未来的财务压力,利率水平,和收益情况,同时也考虑国家相关的政策。

对于筹资的方式都有哪些,首先要看筹资的主体是谁,筹资主体的经营规模是决定筹资方式的必然因素之一。 如果只是从事小本经营的个体工商户,一般筹资的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种:

一,通过自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到银行贷款筹资。

二,通过出售自己的固定资产筹集资金。

三,通过自己平时为人信用度,找亲戚朋友借钱筹资。

从事小本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在这三种形式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到银行贷款筹资。

如果筹资的主体是私营大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国有经营企业的话,那么筹资的方式就有以下多种形式了:

1,吸收直接投资: 具有就是指企业以合同、协议等形式吸收国家、其他法人、个人、外商等主体直接投入的资金,形成企业自有资金的一种筹资形式。

2、发行股票,通过上市融资筹集企业发展壮大的资金。

3、利用留存收益: 具有就是指企业将留存收益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将企业生产经营所实现的净收益留在企业,而不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其实质为原股东对企业追加投资。

4、向银行借款。(这种方法众周知,就不在此详细介绍了。)

5、利用商业信用筹资,具体就是指在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贷款所形成的企业间的借贷关系。商业信用筹资是利用商业信用进行融资行为。

6、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筹集资金。具体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7、融资租赁: 也称为金融租赁或购买性租赁。

私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国有企业在以上筹资方式中,通常使用最多还是到商业银行通过贷款筹资。





主要方式:

1、借款(贷款)企业可以向银行、非金融机构借款以满足购并的需要。这一方式手续简便,企业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所需的资金,保密性也很好。但企业需要负担固定利息,到期必须还本归息,如果企业不能合理安排还贷资金就会引起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

2、发行债券债券是公司筹集资本,按法定程序发行并承担在指定的时间内支付一定的利息和偿还本金义务的有价证券。这一方式与借款有很大的共同点,但债券融资的来源更广,筹集资金的余地更大。

3、发行股票1)、普通股融资普通股是股份公司资本构成中最基本、最主要的股份。普通股不需要还本,股息也不需要向借款和债券一样需要定期定额支付,因此风险很低。但采取这一方式筹资会引起原有股东控制权的分散。2)、优先股融资优先股综合了债券和普通股的优点,既无到期还本的压力,也并不必担心股东控制权的分散。但这一种方式税后资金成本要高于负债的税后资本成本,且优先股股东虽然负担了相当比例的风险,却只能取得固定的报酬,所以发行效果上不如债券。3)、可转换证券融资可转换证券是指可以被持有人转换为普通股的债券或优先股。可转换债券由于具有转换成普通股的利益,因此其成本一般较低,且可转换债券到期转换成普通股后,企业就不必还本,而获得长期使用的资本。但这一方式可能会引起公司控制权的分散,且如到期后股市大涨而高于转换价格时会使公司蒙受财务损失。4)、购股权证融资购股权证是一种由公司发行的长期选择权,允许持有人按某一特定价格买入既定数量的股票,其一般随公司长期债券一起发行,以吸引投资者购买利率低于正常水平的长期债券,另外在金融紧缩期和公司处于信任危机边缘时,给予投资者的一种补偿,鼓励投资者购买本公司的债券,与可转换债券的区别是,可转换债券到期转换为普通股并不增加公司资本量,而认股权证被使用时,原有发行的公司债并未收回,因此可增加流入公司的资金。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