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什么条件才算是重婚罪_什么样才算重婚罪?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2 22:52:33 人阅读
导读:1、有配偶而又与他人结婚的2、有配偶而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的3、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4、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夫妻名义同居的构成重婚必须前一婚姻关系是经登记...

1、有配偶而又与他人结婚的2、有配偶而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的3、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4、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夫妻名义同居的构成重婚必须前一婚姻关系是经登记的婚姻关系,如果是事实婚姻关系的就不构成重婚。以夫妻名义同居包括虽然双方未表明是夫妻关系但周围群众认为是夫妻关系的。第二百五十八条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既然是未婚先孕,即是非婚生子女,因此,不存在重婚罪的情况.

2.抚养费的标准,如果没有协商.是按照你所在地区的最低工作标准计算.也可以是你所在地区的上年度居民平均收入平均数来确定.

如果你是男生,你已经高中了,你已经有能力为自己生存努力了.

如果你是女生,既然已经是历史事件了,你去找,还要拉上奶奶,两个女士处理这样的事情是不合适的.

所以.如果你真的需要这笔抚养费

1.以你个人名义去法院起诉,提供你的出生证及,以及你的事由.向你的生母索取她应付的抚养费

2.因为你出生未满6月,所以,你可以加诉对方,遗弃.

3.你不需要去调查什么.你起诉后,申请法律援助,自然会有律师去联系警方索要资料.

另外:

1.你需要不是这笔费用,你需要的是一个未来.作为同为山村出来的,我只告诉你,努力读书.

你的未来,比你想象的更好!

2.上一辈的恩怨,对你不公平,你可以怨恨,也可以希望对方能够回头对你千般从爱.可是,

都无法弥补你人生的一切损失. 你需要的是咬着牙!为自己未来活的更好

重婚罪是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在《刑法》上认定重婚罪,首先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 重婚罪的前婚属于合法婚姻。

2、 重婚罪的后婚可以是法律婚姻,也可以是法律上认可的事实婚姻关系。

重婚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重婚罪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一夫一妻制是婚姻法规定的原则,重婚行为破坏了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必须予以刑事处罚。2、客观要件重婚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就构成重婚罪。3、主体要件重婚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成立婚姻关系;二是没有配偶的人,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4、主观要件重婚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如果没有配偶一方确实不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无配偶一方不构成重婚罪,有配偶一方则构成重婚罪。重婚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喜新厌旧;有的是出于贪图享乐;有的是封建思想作祟等等。但动机不影响重婚罪的成立。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重婚在中国《婚姻法》第十条中被规定为“婚姻关系无效”列。而婚姻关系无效的法律后果,尽管现今世界各国的法律规定不尽相同,但都离不开对重婚者追究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这两种惩罚方式:1、刑事责任犯重婚罪的,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基于重婚严重侵犯了无过错方的人身权利,妨害与破坏了婚姻家庭安全,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因而许多国家的刑法都确定重婚是一种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中国现行刑法明确规定重婚为一种应受刑事制裁的侵犯人身权利罪,中国《婚姻法》与现行刑法相适应,在第45条中明确规定:“对重婚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法律要对重婚者的刑事惩罚到位也决非易事,这突出表现在对事实上的重婚的刑事惩罚难以落到实处,对纳妾性质的重婚者的惩罚显得苍白无力。1999年广州市两级法院受理判决的重婚案只有10宗左右,这与社会中出现的大量变相重婚的严重情况极不相称,致使大部分事实上的重婚不受刑法追究。2、民事责任基于事实上的重婚、变相纳妾、第三者插足等行为,是对夫妻忠实义务的违反,它严重侵犯无过错方的同居权、贞操保持权等一系列配偶权利。由此决定法律不但应当对重婚者予以刑事惩罚,而且还应当由重婚者对无过错方承担惩罚性的赔偿责任。刑事惩罚重婚者是手段,保护无过错方的婚姻家庭权益才是目的。为此,婚姻法律制度应当设置对无过错方的损害赔偿制度,在立法上明确规定因重婚罪造成无过错方损害的,应当得到赔偿。中国《婚姻法》第46条第1项规定:“因重婚的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由此体现了对无过错方损害的经济补偿。这对无过错方具有补偿性,对重婚者则具有惩罚性。在离婚诉讼中,如果确实是因重婚引起婚姻关系破裂而导致离婚的,“重婚人”与“相婚人”对无过错方应负连带赔偿责任。近代以来许多国家的婚姻家庭权益,都规定了只要具备包括重婚、通奸、遗弃等妨碍婚姻存在的离婚法定事由的,过错方都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对此,中国《婚姻法》合理借鉴了外国婚姻家庭立法的有益经验,明确规定因重婚或婚外同居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重婚罪是公诉案件,只要你认为有重婚的行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控告,证据的问题是公安机关侦查取得的。

重婚罪的法律責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規定: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結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結婚的行為。

所謂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經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的关系。如夫妻关系已解除或者配偶一方死亡的夫妻关系自然消失了!

所謂眀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結婚的:是指本人无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故意与其結婚的(未登記但事實上以夫妻名义而生活同居丿的行為!

刑法規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結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因此说重婚不仅仅是违反道德的行為、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还婚姻社会的正义⋯!

一、哪些属于重婚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重婚罪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2、客观要件

重婚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就构成重婚罪。

3、主体要件

重婚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成立婚姻关系;二是没有配偶的人,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4、主观要件

重婚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如果没有配偶一方确实不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无配偶一方不构成重婚罪,有配偶一方则构成重婚罪。

二、重婚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认定重婚罪的构成要件时,核心在于认定其客观方面。而认定重婚罪的客观方面,要注意事实婚姻有可能会构成重婚罪。

1、最高人民法院1994年12月14日《关于〈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后发生的以夫妻名义非法同居的重婚案件是否以重婚罪定罪处罚的批复》明确指出,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施行后,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仍应按重婚罪定罪处罚。这足以说明,司法解释肯定了事实婚姻仍可构成重婚。

2、事实婚姻出现在“重婚”行为中时有以下几种情况:

(1)前一个婚姻是登记婚姻,后一个婚姻是事实婚姻;

(2)前一个婚姻是事实婚姻,后一个婚姻是登记婚姻;

(3)前一个婚姻是事实婚姻,后一个“婚姻”是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我们对“哪些属于重婚罪的构成要件”以及“重婚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有了更深的认识。基于重婚严重侵犯了无过错方的人身权利,妨害与破坏了婚姻家庭安全,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所以我国刑法规定,犯重婚罪的,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旦被控该罪,万不可掉以轻心,最好请专业的刑辩律师帮忙,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重婚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一夫一妻制是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原则,重婚行为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必须予以刑事处罚。

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构成重婚罪,一是主体上涉嫌重婚的一方或双方有配偶,二是涉嫌重婚的双方长期稳定共同生活,三是涉嫌重婚的双方共同生活须以夫妻名义进行(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不以办结婚证为要件),包括以夫妻名义相处、互尽夫妻义务、互以老公老婆类似名称称呼,对认识的人介绍对方是夫或妻,让对方称呼自己亲戚是舅舅、姑姑类似的情况等等,综合判断(如双方并不以夫妻名义对待,则不能认定为重婚行为,只能认定为姘居)。

追究重婚罪,须合法婚姻受害方自行提起诉讼,公权力一般不介入。自诉人如举证能力弱,需要公力救济的,立法上允许,但司法实践较少。

被判重婚罪的人,会面临刑事和民事方面的后果:

刑事方面,可被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民事方面,婚姻受害人起诉离婚的,法院可以被告的重婚行为损害夫妻感情为由直接认定夫妻感情破裂,判决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无过错方适当予以照顾;原告同时提起损害赔偿之诉的,法院可以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判决离婚,同时判决重婚者赔偿一定损失(参考李阳离婚一案被判赔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

以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你。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