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半年公司想让我离职赔偿多少_老员工被逼离职,有哪些赔偿?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0 06:22:11 人阅读
导读: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或以上的,一般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企业单位与员工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如果员工辞职只需提前30日以...

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或以上的,一般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企业单位与员工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如果员工辞职只需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过用人单位,便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不等于用人单位不能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如果员工有犯罪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严重违反企业单位规章制度的;营私舞弊,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等等。企业单位都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不用支付任何的经济补偿。

员工与企业单位协商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标准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如果在员工无过错的情况下,企业单位单方面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则属于企业单位无故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赔偿标准,是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员工支付赔偿金。

企业大范围给员工放假停工,一般情况是企业面临经济危机;若企业只是给个别员工放长假,那有针对的意思了。但不管员工怎么样“被放假”,若没有支付合理费用都是违法的。

有的企业会认为:员工“被放假”期间,工资是以“劳动”为前提,“被放假”员工在放假期间没有提供“劳动”,因此也就无权获取工资。问公司的做法合法吗?公司这种想法是不合理的,也是违法的。

不管在任何特殊情况下,员工“被放假”期间即使没有提供劳动,应获得适当工资或生活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2条规定,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即企业让员工“放假”停工,第一个月企业要按照劳动合同全额支付工资。过了第一个月后,企业应向“被放假”支付不低于最低工资的70%至80%的生活费。

若企业在员工“被放假”期间不支付合适费用,员工可以事先跟企业进行协商,若协商不成,企业违法在先,员工有权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当时劳动部门提起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企业支付过住“被放假”期间的工资以及经济补偿金。后续员工另行择业了。

  可以的。  而且你还可以提出二个月的双倍工资。  具体请参照劳动合同法有关条款。附件第46,47条,第82跳的内容。 补充:用工协议和合同差不多。但你可以要求单位给你工龄补偿的;由于2个月未签合同,因此,你自己辞职也能得到补偿的。 自己辞职有没有补偿是这样的。

1.合同未到期,自己辞职没有补偿;

2.合同到期,单位要求续约,自己不续约,没有补偿;

3.合同到期,单位不续约,自己辞职,有补偿(你的是第3种);

4.合同到期,单位解约,有补偿。‍

离职补偿有很多种,且听我一一道来

主动离职

之前有说法,主动离职没有补偿,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实际包括两种情况。

1、合同到期公司没有给我续签合同,主动辞职是无法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2、如果合同到期,超过一个月后, 仍未签订的,可以按未签合同处理的,未签合同超过一个月的,可以从入职第二个月开始,要求支付双倍工资。

被动离职

1)被裁员了的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济补偿。”所以劳动者在被企业裁员后,要确定具体的赔偿金额就必须要准确地计算出在企业工作的时间。      

如果你在这家企业工作的时间是2年不满6个月,你应该得到2个半月工资的赔偿,如果是2年整6个月或者2年6个月以上,你应该得到3个月工资的赔偿。不过,如果你的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那么企业向你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  

另外,企业如果要裁员必须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否则除了上面我们提到的赔偿外,企业还要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的工资。      

2)在试用期内被裁员的经济补偿     

劳动法关于经济补偿的规定是不区分试用期员工和正式员工的,所以即使是在试用期被裁员,同样可以获得经济补偿。其计算方式也是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进行计算: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企业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不满六个月的,企业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企业没有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劳动者要被裁员,则还需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的赔偿。

3)派遣员工被裁的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  

按照《劳动合同法》,人力资源公司需要遵守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替代通知金和经济补偿金的规定,但他们一般不愿意来承担这笔费用,必然会要求你所服务的公司承担这笔费用,这样就形成了责任的传导。这一传导过程你们并不需要去干涉,你们只要坚持至少有一家单位应支付你们的经济补偿即可;如果你们所服务的公司不肯支付,派遣你们的人力资源公司就必须承担这个责任。

4)因为犯错被辞退的经济补偿      

首先,对于比较严重的错误,《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里的严重失职,是指员工的岗位职责担负着某些重任,员工应当起到足够的注意义务,而实际上员工却没有承担这一责任,致使损害的发生。这里的重大损害,包括经济损失、名誉损害等各类损害情形。      

其次,对于损害结果够不上重大的员工,《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这里要注意“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的程序性要求。劳动者犯了错,说明他对于所承担的工作职责还不能完全胜任,公司作为雇主,有义务对其进行充分的培训,帮助其胜任工作岗位。对于性格、条件不适合这个岗位的员工,可以调整到其他合适的岗位。如果缺乏这一步骤,直接按照条款解除劳动合同,是违法的行为。      

此外,不得忽视的是,不胜任工作的劳动关系解除,企业一方面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员工,另一方面还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再者,如果员工连不胜任工作条款都不符合,而公司希望解除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员工不同意协商,或者协商达不成一致,则公司方面只能退让。      

5)公司变更工作地点,员工可以获得补偿吗?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劳动法第二十六条也有同样的规定。      

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指出:“本条中的‘客观情况’指: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如企业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但不包括导致经济型裁员的客观条件。不过考虑到实际情况和立法意图,并非所有企业搬迁都适用解除的规定,而是工作地点发生重大变化、且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搬迁,才能算是触发条件。      

有些单位认为,发生这样的事,单位无须与员工协商,直接要求员工到新的办公地址去上班即可。如果有些员工不愿意,让他们自己辞职好了。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如果不同意去的,则提前30天书面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并给予经济补偿金。

4)被公司调岗有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所约定的工作岗位是否可以由单位单方面变更?这不是一个容易说清楚的问题。有些人说,劳动合同既然约定了,那应该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处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可是,所有的变更都需要协商一致,带来的结果是,劳动者只能往好的岗位调整。遇见少数工作能力差、工作不适合的员工,因为不可能协商一致,单位只好忍气吞声得用。  

    

有些人说,岗位调整属于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用人单位有权作出自己的调整。这种看法的问题在于,如果单位可以随心所欲得调整工作岗位,那就不用担心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了。但凡看哪个员工不顺眼,就调整岗位让他去扫地,然后把人逼走。      

可见,上述两种看法都过于极端。立法者是明智的,他们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说明什么样的调整是合法的,什么样的调整是不合法的。全中国的岗位太多了,无法归纳出一个简单明了的规则。所以,模糊性的原则是现在通用的判断标准,那就是“充分合理性”。      

另外,还有竞业禁止条款这种补偿,不展开。法律支持来自——劳动法专家苗其巍。

觉得不错,关注一下【职场小蘑菇】,谢谢。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