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罪一般判刑都怎么判_一般判刑以后会判到哪服刑?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6 23:34:52 人阅读
导读:诈骗犯一般会怎么判,有何法律依据?诈骗罪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犯罪,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一不小心可能就被骗或涉嫌犯罪,诈骗罪种类繁多,分为普通诈骗罪,保险诈骗罪、...

诈骗犯一般会怎么判,有何法律依据?

诈骗罪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犯罪,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一不小心可能就被骗或涉嫌犯罪,诈骗罪种类繁多,分为普通诈骗罪,保险诈骗罪、贷款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要看犯罪行为人的具体行为和侵犯的客体来具体认定是哪一种诈骗,再根据被认定的诈骗罪种类确定可能判的刑期范围。

普通诈骗罪规定在刑法第266条,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普通诈骗罪量刑幅度: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保险诈骗罪规定在刑法第198条,是指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 金,数额较大的行为。“虚构保险标的”,是指投保人违背《保险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虚构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保险标的或者将不合 格的标的伪称为合格的标的,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的行为。量刑幅度: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合同诈骗罪规定在刑法第224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量刑标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贷款诈骗罪规定在刑法第193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变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或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量刑幅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有个远房表哥因为贩毒被判8年,5年多之后出来,有亲戚介绍了一个酒店保安的工作,然后第一时间警察上门了解情况,附近有案子就会被要求汇报作案时段的行踪,并且还要找相关人员了解是不是说谎,半年就被辞退。在外面住旅馆,刷过身份证之后不到10分钟立马会有警察出现检查,遇到大型安保的时候一晚上要被查好几次房;一般在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大都有警察查身份证,普通人一般也就刷个身份证,随便问两句就完了,查到他之后至少要盘问半个小时,据说有一次还被带到巡逻车里问话,然后联系家里人之后才被放走。之后他只能回农村务农,平时打打零工。总之,他的事情很好的告诉了周边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后果。。

判刑大约在一年及以下刑期的罪名一般都是罪行较轻,社会危害不是很大的,但大多是在处刑三年以下的,以三年为基准点,上下浮动。

下面列举几个《刑法》条款。【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 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二款: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第一百二十八条: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丢失枪支不报罪】 第一百二十九条: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三十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 第一百三十二条:铁路职工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铁路运营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判刑后分到哪里服刑?

1、一般来讲,男性服刑人员判刑后在案发地所在的省份某个监狱服刑,至于分到哪个监狱并无固定的规定,一般是在案发地法院附近的那几个监狱分批轮流送押。

2、女性服刑人员这个比较固定,一般每个省份只有一两家女子监狱,专门关押女性服刑人员。

3、服刑人员当中有一些特殊类型是指定关押的,例如原为高级干部的服刑人员,一般是指定在秦城监狱和燕城监狱关押,外籍犯和涉及国家安全的服刑人员也是指定专门的监狱关押。

另外判处拘役的服刑人员,一般在案发地关押,缓刑一般是到户籍地或常住地执行(不收监关押)。

一般一个案件从嫌疑人被刑拘到被审判大致要经历4个月或4个半月的时间,这只是一个平均时间,到每一个案件时则要看这个案件的复杂程度、证据是否充分、被告人是否认罪、人数是否众多等因素,具体如下: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期一般为14天,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案件可延长至37天。逮捕后的羁押期限一般为二个月,案件比较复杂可再延长一个月,另外遇到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或流窜作案的可申请再延长二个月,如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以上的还可再延长二个月。审查起诉(检察院)阶段:嫌疑人被羁押的,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办案期为1个月,案件比较复杂的为1个半月。但如出现补充侦查情况的补充侦查期为一个月,补充侦查的次数最多为2次,每次补充侦查后办案期限从新计算。审判阶段:一审的期限普通程序一般为一个月,至迟不超过一个半月,如案件比较复杂可在二个半月内审结。简易程序的审理期为20天。二审的审理期限为一般为一个月,至迟不超过一个半月,如案件比较复杂可在二个半月内审结。扩展资料:刑事案件办理流程1、侦查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2、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3、审判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除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辩护律师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可以同在押的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开庭审理时,辩护律师为被告人辩护。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刑事诉讼法第163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法庭审理后,人民法院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刑事案件的办案流程还是非常复杂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因为出错就容易产生冤假错案,给国家机关的形象造成重大影响,也影响司法的公平公正。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