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属于什么法_为什么法律面前人人不平等?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6 01:06:06 人阅读
导读:法律面前永远不可能真正的平等,因为法律本身就是为统治服务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确认和保护公民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上处于平等的地位,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于法律之上...

法律面前永远不可能真正的平等,因为法律本身就是为统治服务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确认和保护公民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上处于平等的地位,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我觉得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自己要自信,内心强大才是真的,其次就是要让你的谈吐,修养,内涵配的上你的尊严,因为只有自己有实力,才能被人尊重!

《十二铜表法》保护除奴隶以外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种在自由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有条件的。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阶级专政的工具之一,所以《十二铜表法》也不能例外地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宣扬君权至上;生产力水平低,妇女地位不高,没有权利,这是《十二铜表法》的局限,也是时代的产物。但是《十二铜表法》还制约或消除父家长权、夫权等,子女的财产权和婚姻自主权得到保证,并在2000多年前就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毕竟是一个社会的巨大进步。 此外,《十二铜表法》中还渗透着自然法思想。古罗马法学家认为,自然界的很多法则,如理性、自由、平等都必须体现在法律当中。书上就介绍了西塞罗这个伟大人物,由于出众的法学哲理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他被人称为“自然法之父”。

纠正一下,我国不实行判例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种法治原则,体现在立法精神和司法实践中。但由于立法技术问题和法律本身的弹性幅度,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平等。我们讲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诉讼地位平等、诉讼权益平等、诉讼裁判和执行的平等等方面。司法中的个案判决差异(同案不同判)、相同数额不同罪名的量刑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与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和立法技术缺陷有关。

人生而不平等,很多人富贵,很多人穷,很多人残疾,很多人幸福,坏人偿命,好人短命。

所以不能说人人平等,也不敢说人人平等!

法律是正义和公平的象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是法律的威严所在。

所以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中有这句话)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里的“平等”指的是: 适用法律上的平等和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在法律实施上平等,不是讲立法上的平等。因为我国的法律只能反映和体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利益,不能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所以,在立法过程中不能对敌对分子讲平等,否则,法律就不能成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保证改革开放的有力武器。但在法律的执行过程中,对所有公民而言都是平等的。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要求赋予一切人以平等的法律地位,而平均主义则是要求取消一切差别,在各方面实行绝对均等,这种主张是不切实际的。如宪法规定,不满18周岁的公民不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不等于说符合法定年龄的公民与不足法定年龄的公民之间存在不平等,而是由于参与政治生活的公民需要具备一定的行为能力。

3、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反对一切特权。我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说明,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官官相护、徇私枉法者最终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4、我国宪法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的“平等”,说的是实质平等;“人人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的“平等”,说的是形式平等。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法律实现的只能是形式平等而不是实质平等。片面的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是在用形式平等来掩饰实质不平等。而实质的不平等,是由社会财富的分配形成的,是由私有制产生并由立法确定的。要打破实质的不平等、实现实质的平等,就必须从私有制的根本上下手,通过逐步遏制直至完全消灭私有制的方式,来逐步遏制实质的不平等直至完全实现实质的平等。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