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比例_为什么绩效工资要按级别发?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09 23:45:18 人阅读
导读:大家好,我是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一起谈谈高校教职工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工资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内容。2011年出台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大家好,我是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一起谈谈高校教职工的奖励性绩效工资。

工资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内容。2011年出台的《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就提出:工资分配要体现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特点和分级分类的管理要求。过了没多久,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开始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将原来的工资体系改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基础性绩效、奖励性绩效和其他津补贴几部分,其中前两项比重很小,奖励性绩效成为了大头。我个人也是从那个时候实现了收入的跃升,以前养一套小房子都困难,涨了工资都准备换大房子了。

那奖励性绩效在高校是怎么分配的呢?简单来说就是分级、分类、看贡献

分级很好理解,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实行以来,事业单位每个人都聘用在相应的岗位,比如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分为一二三四的岗位级别,一级一般是院士,二级一般是长江杰青等。相应的管理岗也有分级,比如正处一般是五级职员,副厅就是四级。当然,由于职务职级分离,教授聘期考核不合格,也会被聘为副教授岗位,正处年限长了也可能会聘为四级职员。而绩效津贴标准,是按所聘岗位来确定的。

分类也好理解,在高校,一般分为教师岗、其他专技岗、管理岗和工勤岗,每个岗位序列是不一样的,对应每一级的绩效津贴标准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专技高于管理、管理高于工勤。比如同样7级,专技7级是副教授三级,管理7级对应正科,前者工资标准高出后者很多。

看贡献就要多解释一下了。上面两点说的都是绩效标准,看的其实是一个人的身份,也就是以前的贡献。但这还不够,奖励性绩效津贴是一年考核一次,如果当年业绩突出,可能超标准享受津贴,如果当年业绩不合格,则可能降标拿津贴,甚至一分钱都拿不到。换句话说,奖励性绩效就是奖金。


高校教师的奖励性绩效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向

第一,奖励性绩效中有一部分为固定绩效。一般来说,除非是脱产进修、全年旷班、病休等情况,高校教师每个月都能固定领一部分奖励性绩效。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不能完全看业绩,也要看工作量,平时只要按要求上课,就可以拿到至少50%的奖励性绩效。此外,由于奖励性绩效金额比较大,如果集中到年底来发,扣税太多,平时基本工资部分又太少。所以,奖励性绩效都是平时每月发一部分,年底再发一部分。

第二,高校教师的年度绩效考核非常复杂。管理岗考核很简单,到年底大家一起来投票,评个优秀合格,由于管理岗的业绩很难评价,所以就算优秀也不会多发(个别高校可能会多发5%到10%)。但教师岗位就不一样了,有一整套计算公式,一篇论文,四区算几分,二区算几分,顶级期刊算几分,一节课,教授上算几分,讲师上算几分,还有项目、奖励,带学生实习、指导研究生、指导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大学生竞赛,等等,内容太多了,很多老师自己都搞不懂怎么算出来的。虽然考核体系如此繁琐,老师们也常常吐槽,但真考核起来,老师们比什么时候都较真。毕竟真金白银。

总的来收,高校薪酬制度改革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很多人对职称评审关注更多一些,对绩效了解不多。实际上,绩效津贴也是影响老师收入的一大关键,绩效工资改革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参公工勤,被划定为事业编,身处混岗中层多年,现在不仅每年13个月工资没有,每月车补500没有,现在连每年绩效17400都没有,看到新考的公务员工作不到一年就有78千绩效,每年要比公务员和参公人员少开至少24000元,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公务员和参公人员一年工资比事业人员多开一半还多!基层事业单位的月薪到手基本不到4000元,怎么养家啊?看到公务员和参公人员一补就好几万,心里这个寒啊,还干他奶奶个哨子工作干?


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从其名称来看,应当是一个与绩效挂钩的工资才对,但在实际之中,这确实是一个与级别、职称挂钩的工资,有点让人不太好理解。

一、绩效工资与机关规范津补贴相当。

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是与机关单位的规范津补贴相对应的。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一般按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水平等为主要因素来核定。这些津补贴是与机关人员的级别有关的。从而就造成了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也与级别相对应了。

也就是说,与机关的规范津补贴是一样,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与级别挂钩了。例如:管理八级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总额与机关副科的规范津补贴的金额是一样的,管理六级与副处的是一样的。专技岗位与机关的职务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但大体也是按岗位级别来确定的。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质上是按级别确定的津补贴,管理岗位高、职称高,其绩效工资就高。。

二、绩效工资中的奖励性绩效激励作用有限。

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又分为了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

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一般按月发放。

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在考核的基础上,由单位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

一般来说,基础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的大头,大约为50—70%左右(义务教育学校约占70%)。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奖励性绩效与工作实绩挂钩,但在分配上还是不能完全做到与工作实绩挂钩。即使完全与实绩挂钩,由于占绩效工资的总量少,占工资总额的总量更少了,差距拉得不会很大。高职称的人即使得的很少,但其绩效工资中的基础性绩效就拿了很高了,总体来看,他们拿的还是不会少很多或者根本不会少。因此,其激励作用还是不太明显的。

三、应让绩效工资和绩效奖励真正与绩效挂钩

事业单位的工资中,岗位工资已与职务、职称挂钩了,薪级工资又与工作年限挂钩了,剩下的绩效工资、绩效奖励就不应当与职务、职称、级别挂钩了,应当让其真正发挥绩效的作用,按工作量、工作实绩等为主来发放。贡献大应该就多得,贡献少就应该少得,没有工作量就不应该得。

如果绩效工资和绩效奖励都与工作量、工作绩效钩了,就能让那些得职务不到提拔、职称得不到晋升的人,通过多干、多贡献也能提高自己的收入,就能让那些晋升了高职称的人不会想办法不干活、少干活了,就能更好地激励大家多做事、多出成绩了,就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各项工作取得好的成效。但是,这样做需要进行改革,需要有相关的配套政策,不然也是难以做得成的。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关于"多劳多得"的解释:"多劳多得"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多劳动多受益,不劳动不得食。现在的职称工资是这样的吗?太搞笑了!

按照这个解释,职称工资显然不能体现多劳多得。就以教师为例,教师的职称工资是导致教师之间工资差距大的主要原因,就以相同学历相同参工时间的两位教师为例,教师甲评了高级职称,教师乙未评上,假设教师乙在中级的最高档位,专业八级,即使你干到退休,也就是专业八级,而教师甲可以晋升到专业五级。专业八级和专业五级,每个月相差的钱钱都是四位数以上,一年相差多少自己可以算。

况且在中级岗位上的教师,为了评上高级职称,还得拼命干,只要有一线希望,都要尽最大努力去争取。这不但是身体累,更重要的是心累。教师甲由于是高级职称,吃的不再是"铁饭碗",而是"金饭碗",在教育教学上,偷奸耍滑,想办法尽量少上课或不上课,反正"金饭碗"中装的是"钱多多"。

如果教师甲和战斗在一线的年轻教师比,教师甲看着工资表,嘴巴都要笑成豌豆瓣。因为教师甲的工资是年轻教师工资的两倍,重要提醒:教师甲这种类型的人,千万不能笑个不停,因为你的职称工资可能不够治疗你的面摊费用。

再看看工作量,教师甲这种类型人,上课节次很少,甚至不上课。而一线的年轻教师,不但做了自己的那部分工作,而且还把教师甲的工作完成了,美其名曰:工作安排!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多劳多得吗?

不好意思,上课时间到了,关于绩效工资,我不想多谈!

问题说反了,公务员没有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有绩效工资,但公务员有绩效奖。绩效工资和绩效奖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其实就是每月个人工资扣除的30%再分配,年底按照年度考核结合个人职务和职称计算系数,以系数乘以基数即为个人绩效工资,俗称年终奖。绩效工资的本意是为了激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再分配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意志,很多一线人员反而不如后勤行政部门的人多,或多或少出现过分配不公的现象,因此经常为人诟病。为了避免因此带来的争议,很多地方干脆将这部分扣下来的绩效工资平均再分配,以每月或者每季度为周期直接发放给个人,使得绩效工资失去了其意义。不过说到底,绩效工资还是在拿自己的工资,只不过是看能拿回多少比例而已。

公务员没有绩效工资,但有年终绩效奖,分年度考核绩效奖、专项绩效奖等几种。这部分钱是财政单独增加的预算,不是从个人工资扣除下来的金额再分配。发放金额根据地方财力核定,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比如中西部地区,公务员的年终绩效奖多数在一到三万之间,多的可能有四五万;东部发达普遍在四五万以上,多的高达十几万,相当于中西部地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一年的工资待遇。

公务员绩效奖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最明显的区别主要有三个:

第一,来源渠道不同。公务员的绩效奖是属于增量收入,而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属于原有收入,只不过是要经过再分配;

第二,金额数目不同。公务员的绩效奖普遍高于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少者差几千到一万,多的差好几万。公务员之所以工资待遇比事业单位高,很大一部分差距来源于绩效奖。

第三,发放保障不同。全国各地的公务员几乎没有听过哪个地区发不出绩效奖的,财政一般也会优先予以保障。而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倒经常曝出有被拖欠的情况。两者的保障性存在一定的区别。

总的来说,公务员的绩效奖无论各方面都要好于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这也是公务员强于事业单位最明显的特征所在。

基础工资是要全额给你的,不能动,能动的只有30%。如你的工资是1000元,那么最低要保证你700元,然后根据你的绩效情况进行确定奖励性的百分比,如果你做的不好,单位可以降低你的百分比,也可以是30%全额给你。如果给你20%奖励,你的工资就是700+1000*20%=900元。

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与公务员的确有收入差,不过差距没有传说的那么大,并且存在地域差距,具体要看编制性质具体分析。下面以中西部地区为例做简单分析。

一、参公事业编与公务员

参公事业编制人员,即指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中使用事业编制,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在编人员。这类人员身份虽然是事业编,但不执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而是按照公务员管理,享受公务员同等的工资和晋升待遇。他们的收入与公务员没有差异。

二、全额拨款事业编与公务员

全额拨款事业编相比公务员主要少了三方面收入:

一是车补,各地标准略有差异,科员到科级普遍在六七百之间,一年少7000-8000元之间;

二是年终绩效奖,公务员享受综合考核绩效奖、职务职级奖、专项考核绩效奖等几类奖励,全额拨款事业编参照公务员标准核发增量绩效,但没有职务职级奖励,综合绩效普遍也比公务员低,几方面减收加起来,一年保底要比公务员少七八千以上,多的一两万。以本地为例,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管理九级职员(科员)2019年绩效奖到手29000元左右,而公务员科员一般在38000元以上,收入差9000打底。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年终绩效奖这一块,不同地方政策不同也存在差异,有的地方没有参照公务员核发增量绩效,差距肯定更大。

三是津补贴。全额拨款事业编有物业补贴等福利性补贴,但不享受通讯补贴,而公务员有。一个月100多月,一年差1000多月,这些都是小钱,不说也罢。

三、差额拨款事业编与公务员

差额拨款性质的事业单位相对复杂一些。

绝大部分差额拨款事业单位都参照全额拨款标准核发工资,只不过是财政只负担部分工资,其余部分由单位自筹资金或经营收益留成补足。也就是说,这类事业编与公务员的收入差大概在一到两万之间。

部分效益较好的差额事业单位,比如医院和高校,收入不仅不比公务员低,反而比公务员要高出许多。以医院为例,本地医院的医护人员工资至少在十万以上,二三十万的很普遍,而普通公务员多半在十万以下,科级以上才有十万,收入比医院保底少几万块钱,多的不足对方一半。

四、自收自支事业编与公务员

随着机构改革的推进,此类事业编已经很少见,不过现实中仍然存在。自收自支事业编虽然挂着事业编的名分,实际上与国企无异,收入高低与单位效益直接挂钩,比公务员高还是低具体要看单位情况来定。一般情况来说,自收自支性质的事业编要比公务员低一些,其工资标准大致与差额拨款事业编看齐,少部分单位效益好的,收入比公务员高,具体高多少不好说,要看单位所在地区以及其经营效益来定。

总的来说:事业编比公务员收入低是客观事实,少则一年一两万,多的几万,不一而同。

“三味”是广西桂林这边一所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师,近3年来,我们的绩效工资都是这样发的。大家各自比较一下看看,谁的更合理?

近3年来,我们这儿的绩效工资,分为三个部分,并于不同时间发放。

第一部分:年终一次性奖励绩效。标准为:每年人均8000元左右。(公务员约为教师的2倍。)

这部分绩效的发放,一般分上、下半年2次,可能是因为地方财政紧张原因吧。

第二部分:25%绩效部分。这部分绩效,现在已按月按时连同工资完全打入个人工资账户。(下图所示)

第三部分:5%绩效部分。这部分绩效由地方财政拨付到教育局账户,然后再由教育局按各校分配方案和造册,打到个人工资账户。这部分绩效,各学校具有自主分配权

下面是我校2018年上学期5%绩效部分的发放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学校基本是按课时工资量这一项来计算的。大家说说合理不?

2018年上期5%绩效部分刚发没多久,“三味”被扣掉了一些,仅得到86元。

原因是:应接任4个班级的政治教学,应年龄较大,又是刚退出二层领导职务,学校照顾,少上了一个班级。课时少了。我完全可以接受。

给位网友,说说我们的绩效发放方式怎样啊?比你们那儿的有怎样啊?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