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离职的处罚通告_员工擅自离职如何处理?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4 12:30:53 人阅读
导读:员工自动离职,会让用人单位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例如该员工正在从事的工作突然中断,各种物品和文件没有交接等等。同时,如未能及时采取固定证据、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等...

员工自动离职,会让用人单位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例如该员工正在从事的工作突然中断,各种物品和文件没有交接等等。同时,如未能及时采取固定证据、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等措施,劳动合同关系存续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仍承担着用工风险,发生员工意外死亡等意外情形,用人单位仍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更为严重的是,实践中曾有个别员工在自动离职后,提出系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百口莫辩,支付赔偿金的案例。

员工自动离职后企业该怎么办?有哪些法律法规有对自动离职的约束?这些都是不少用人单位面临的问题。下面就员工自动离职后,用人单位经常出现的疑问,给用人单位一些建议。

第一、处理自动离职的

法律依据:

1、相关依据

目前,解决自动离职问题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等等。

2、专门规定

在《关于企业职工要求“停薪留职”问题的通知(劳动人事部、国家经济委员会1983年发布)、《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国务院1982发布)、《关于企业处理擅自离职职工问题的复函》(劳动部1993年发布)《关于自动离职与旷工除名如何界定的复函》(劳动部1994年发布)、《劳动部办公厅关于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职工回单位并对逾期不归者按自动离职或旷工处理问题的复函》(劳动部1995年发布)等法规中,都有专门针对自动离职的规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上规定中,《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经废止,而其他规定,是以《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为依据制定的,因此,目前上述规定都已不再适用,根据《劳动合同法》等法规的规定解决自动离职问题。

第二、员工自动离职,是否能视为劳动关系自动解除:

员工自动离职,从主观上,其已经没有继续为原用人单位服务的意愿,客观上采用不辞而别的方式不再为用人单位服务,其实质是员工违反劳动合同、劳动法规的规定,违法解除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

第三、自动离职的员工需要对企业承担什么责任:

1、法律规定

结合《劳动法》第一百零二条及《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

(一)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二)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三)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四)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2、企业可以做什么

首先,如果企业与员工签订了服务期协议,或者禁业限制协议,并且劳动者有违约行为的,企业可以根据相关协议追求劳动者的违约责任。

其次,如果员工自动离职确实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企业可以依据《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收集相关证据,向劳动者主张赔偿。

需要说明的是,员工自动离职前,仍在正常上班期间的工资,企业不能无故扣发。因为《劳动合同法》第一百零二条只规定了经济补偿金可以在员工办理完毕交接工作后支付,但未规定工资也可以在办理完毕交接后才支付。

第四、给企业的建议:

1、做好入职时的准备工作

员工入职时,应该员工联系地址方式或者联系人,并说明公司的相关文件,邮寄至联系地址或其他联系人,即视为送达员工本人。这样员工离职时,可以联系到员工,也可以将企业的决定等文件及时传达给员工。

尽可能的明确招聘、培训等用人单位的费用支出,便于计算员工造成损失的数额。

2、向员工送达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书

用人单位可以按员工入职时确定的联系地址或者联系人,向员工送达《告知书》,告知员工自动离职的法律后果和责任。

3、制定相应规章制度

企业应结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制定规章制度,将自动离职纳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范畴,做到在处理员工自动离职时有据可依。

    关于公司员工自动离职通告    各部门:  经核查生产部员工:***(工号***)、***(工号***)、***(工号***)、***(工号***)于**年*月*日起未经请假就私自离开,至今未回岗,已连续旷工超过三天。根据公司相关规定,连续旷工两天以上者,按自动离职处理,自动离职不结发薪水,并于**年*月*日起与本公司解除劳动关系。      特此通知    行政部  *年*月*日

实话讲,并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从HR管理上,可以做离职程序约定,但如果流程太复杂导致员工做不到或感觉太麻烦不愿意配合,那所谓公司规定也就流于形式了,而且会给其他在职员工留下负面影响。因此,可适当简化流程,比如让离职员工通过邮件形式提交离职申请。

另外从员工擅自离职的法律后果来说,虽然劳动合同规定劳动者离职应提前1个月通知。但因为并未规定不提前通知的法律后果,导致实践中无法对劳动者进行有效约束(反之,如果单位不提前通知即解除的,却可能涉嫌违法解除,劳动者可主张赔偿金)。而且法律规定只有劳动者的离职行为给单位造成损失的,才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而且即使单位要主张赔偿,还得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不能证明有损失的,也无法获得赔偿。

总而言之,劳动法作为公法,对劳动者是有倾向性保护的,单位在一些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有争议的环节进行劳动管理的时候,要特别主要法律风险防范,尽量以人文感化为主,将矛盾提前化解,经常出现在仲裁委的企业,即便企业真有理,给其他劳动者、社会、行政机关的印象也好不到哪去。

最后,员工离职罚点钱也是不可取的,如果员工较真,还是会告你的。

  1、单位以员工严重违纪辞退员工,那么需要通知员工,方法主要有:  第一,联系员工到公司签订辞退书。  第二,联系不上员工,将辞退书邮寄至员工户籍所在地住址。  第三,如果邮寄的辞退书被退回或者无人签收,单位可以在公共平台公示其被辞退的消息。如在报刊上刊登通知,自刊登之日起满三十日,即视为送达。  2、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