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他人代签_代签劳动合同的后果?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2 10:10:13 人阅读
导读:代签他人的劳动合同是违法的行为,但是有当事人授权的情况除外。如果是代签的合同,则该合同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但是按照合同执行,且劳动合同已交给劳动者,劳动者无异议...

代签他人的劳动合同是违法的行为,但是有当事人授权的情况除外。如果是代签的合同,则该合同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但是按照合同执行,且劳动合同已交给劳动者,劳动者无异议的视为正常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八条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第八十三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1、夫妻不可代签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2、你可以不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单位可依法解除你的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五条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事先授权或者事后追认方为有效!

如果双方当事人要进行民事活动的,是需要签订民事合同,明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的。合同是需要经过双方当事人签字才能有法律效力的。有的朋友就会疑惑,代签合同是否有效呢?他人代签合同,应得到当事人书面委托或事后追认,否则,合同不对该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如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合同法》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合同成立并非等于合同生效,因为只有依法成立的合同才能生效。一般而言,合同的生效要件包括:1、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具有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先决条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只有经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才有效。所谓缔约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据以独立订立合同,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 意思表示真实;(三) 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只要不是自己签署的或授权他人签的,都属于对方违约。

可以向当地劳动部门监察大队举报或申请劳动仲裁,不一定起诉打官司。

委托他人代签合同,是可以的。

代替别人签合同,应当有授权委托书,否则代签合同就不能生效。

委托形式有口头委托和书面委托。从法律意义上来讲,口头委托他人代签合同,这种情况是有法律效力的。只要合同的对方当事人认可,就没有问题。

如果合同的对方当事人不认可,就要涉及到如何证明委托权限的问题,因而容易产生不必要的纠纷。通常情况下,授权委托应当采取书面的形式,这样更加方便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签订的。

由别人代签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

因此,即便单位让你帮别人代签,你代签了,该份劳动合同无效,等于单位与你同事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你单位这种做法,是多此一举了。如果他仍在单位上班,那么仍然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你单位仍要承担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的。

至于你代签,基于代签行为不具备法律效力,你的代签行为也没有给你同事造成损失,从法律角度来说,你是不用承担法律责任的,但是,相信到时候真有事,你同事和你的关系恐怕要紧张了。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