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分类_合同效力和民事法律行为效力?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3 02:10:06 人阅读
导读:合同效力是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产生的约束力。合同效力,指依法成立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的必须履行其合同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拘束力...

合同效力是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产生的约束力。合同效力,指依法成立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的必须履行其合同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拘束力,即法律效力。这个"法律效力"不是说合同本身是法律,而是说由于合同当事人的意志符合国家意志和社会利益,国家赋予当事人的意志以拘束力,要求合同当事人严格履行合同,否则即依靠国家强制力,要当事人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合同的效力可分为四大类,即: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合国效力的表现。民事法律行为,一般称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为了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而实施的行为,按不同标准可以进行不同分类,在我国,民事立法确认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的形式包括明示形式和默示两大类。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具体包括:行为人合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和形式合法。在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过程中,约定某种客观情况作为所附条件或所附期限而影响其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约定条件的叫做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而约定期限的即为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认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因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而实施的民事行为称为“无效民事行为”;(2)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针对欠缺有效条件而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的民事行为称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3)法律行为虽已成立,但是否生效尚不确定,有待享有形成权的第三人作出追认或者拒绝的意思表示使之有效或无效的法律行为,这种法律行为称为“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

1、法律行为,指能发生法律上效力的带有人主观意志的行为,即根据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从而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它包括民事法律行为、行政法律行为等等。

2、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

3、民事行为则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它是受民事法律所规范的依法能产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既包括民事合法行为、也包括民事违法行为,这是笼统的不太准确的分类,具体说,可分为民事法律行为(即合法)、无效民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可撤销民事行为。

综上,法律行为、民事行为的外延大于民事法律行为;法律行为与民事行为则没有可比性,既不在同一个领域,也不是同一性质。总之,三者在概念特征和外延上都有明显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您好,这里是【法妞问答】为您解答:民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而实施的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行为,即民事表意行为。民事行为的效力状态是指民事行为成立之后能否引起行为人意思表示内容所追求的民事法律效果的不同状态,其效力状态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有效、无效、可变更可撤销、效力待定、部分有效部分无效等。

合同只要双方签订了,就受合同约束。如果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合同就是有效的,就受法律保护。签订合同一定要充分考虑双方的权利义务对等,并确保合同条款的公平、公正,如果合同比较复杂,建议请律师帮助把关。如果是一般合同,只要双方自愿,条款公平就可以了。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