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审提供自首证据会量刑吗_死刑案件二审阶段如何审查自首证据?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09 23:03:43 人阅读
导读:【法定从轻量刑情节都会得到轻判】我国法律规定,初犯、自首、获得谅解书、有悔改表现均是法律规定的从轻判决情况。对于自首等具有法定从轻情节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从轻或者...

【法定从轻量刑情节都会得到轻判】

我国法律规定,初犯、自首、获得谅解书、有悔改表现均是法律规定的从轻判决情况。

对于自首等具有法定从轻情节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但刑法同时规定,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幅度内选择判处比没有该情节的类似犯罪相对较轻的刑种或刑期。

法律,尤其是刑法,是以后果论轻重的,情节次之。你的犯罪属于经济大类,4千张,1万8,且属初犯又有投案自首情节,符合“犯罪情节显著轻微、社会危害不大、后果不严重”的要件,你不用请律师,检察官可能会作出不起诉或免于起诉的决定,即使起诉了,法官也会轻判,应该不会再收监服刑的。年轻人犯错可以原谅,但不能犯法。你已经被逮捕过了,考公务员……可能被录用的概率很低,劝你最放弃这个梦想。你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知道一些该干和不该干的事情,应该清楚犯错、违法、犯罪的基本概念,今后一定要把握好分寸,遇事三思,不越底线,走好人生每一步,做个有理想,勤奋斗,有担当,无愧于时代的人,能为民族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另外,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在具体描述中不应该出现不该出现的小瑕疵,愿你今后再努力一点,再细致一点,可能你就是下一位“青年先锋、时代楷模“,我看好你!谢邀请。个人见解,不专业,不成熟,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如下: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从上述规定来看,相关法律对构成自首的最迟时间节点做出了规定,即是在一审判决前能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但是并没有对实践中可能存在的极端情况,即在一审认罪的情形下,仍然提起上诉,进而在二审中翻供的情形是否构成自首做出规定。笔者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做出以下分析。

一、二审维持原判的。

二审维持原判,其实是说明二审法院认为一审法院认定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都无错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被告人显然还是构成自首的。

二、二审改判的。

二审改判的原因可能由于二审法院认为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错误,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被告人形式上由于翻供已经不符合自首的条件,但是,由于受到上诉不加刑规定限制,二审法院不可能做出重于一审法院的判决。也就是说,实质上被告人虽然不构成自首,但是享受了法律对于自首可以从轻处罚的规定。因此实质上来件,我们可以说他也构成“自首”。

三、二审发回重审的。

二审发回重审,会出现一个情形,即被告人仍然翻供或者又认罪的,但是,无论是被告人不认罪或者是认罪,发回重审如果在判有罪的情形下量刑原则上也是不能超过原来一审判决的。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被告人对自己犯罪持有什么态度,被告人实质上也享受了法律关于自首可以从轻处罚的量刑规定。也即,实质上判决是按照他构成“自首”来判的。

综上,在这种特殊情况下,除非检察院抗诉或者发回重审补充起诉犯罪事实,二审被告人翻供的,在量刑上不会对其有不利的影响。

成立自首要具备两个要件:一是自动投案,二是如实供述罪责。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被控制,而如实交代未被侦查机关掌握的犯罪事实,也视为自首。

对于何谓自动投案,司法解释有明确规定,简单说就是自己主动向有关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投案。如果向所在街道、单位等投案,然后移送至有关机关的,也视为自动投案。可见,自动投案强调的是投案的自动性,以及具有向有关机关投案的行为。

如实供述罪责,是指投案后自始至终均如实供述案件事实,不得隐瞒、虚构或避重就轻供述。如果期间有翻供行为的,即便主动投案且有过如实供述,也不能认定为自首。不过,如实供述案件事实但出于认识错误,而对自己进行罪轻或无罪的辩解,不影响对自首的认定,但前提必须是对案件事实进行了如实供述。

二审对自首证据的审查,也无外乎上述两点。关于投案的证据形式,可以是有关机关如公安机关的接警记录、证明等,也可以是街道、单位等的证明;关于是否如实供述,则要审查前后供述是否一致,以及供述与其它证据能否相互印证,足以证明供述的真实性。

自首制度的一项重要价值是节约司法资源,因此,尤其是在死刑案件中,自首的价值大小也经常是司法机关考量的一个因素。比如公安机关已经实施布控,犯罪嫌疑人已经插翅难逃,此时选择自首,与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根本不掌握的情况下选择自首,其价值不可同日而语。对于前者,如果犯罪嫌疑人罪行极其严重,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即便有自首情节也难逃一死。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