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_民法典的基本原则?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30 04:10:09 人阅读
导读:您好,我是易轶律师!作为一名婚姻家事律师,来聊聊《民法典》的婚姻家庭编有哪些值得重点关注的点吧~1、疾病不再是禁止结婚的情形;2、骗取结婚登记的婚姻无效;3、增...

您好,我是易轶律师!作为一名婚姻家事律师,来聊聊《民法典》的婚姻家庭编有哪些值得重点关注的点吧~

1、疾病不再是禁止结婚的情形;

2、骗取结婚登记的婚姻无效;

3、增加了协议离婚的离婚冷静期;

4、完善了婚姻过错的赔偿制度;

5、不再保留计划生育的有关内容;

6、明确界定亲属、近亲属家庭成员的概念;

7、明确其他的劳务报酬和投资的收益;

8、明确了2种情况下,可以在不离婚的情况下,就分割夫妻的共同财产;

9、明确了夫妻之间的日常家事行为的代理权;

10、对亲子关系有异议的可以单独提出诉讼了;

11、分居满1年,一方又再一次提出离婚诉讼的,法院应该判决离婚;

12、确定了离婚后子女抚养的判决,要按照有利于子女的原则进行判决;

13、明确了祖父母外祖父母有探望孙子女和外孙子女的权利;

14、明确规定了离婚的时候有过错方,应该向无过错方进行损害赔偿。

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有: 

1、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2、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3、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遵守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4、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处事真诚,信守承诺。

5、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6、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所有民事案件都适用。

《民法典》根据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将个人独资企业等非法人组织纳入民事主体范畴,规定了三类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民法典》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十条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十一条 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根据上文可以看到,民法总则规定民事主体的大类别没有变化,但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界限下调了,同时明确规定了胎儿的继承权等权利等,这些改动体现了民总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进一步深入,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侵害时,也能用法律的武器更好的保护自己。

民法典的内容是非常多的,包括七大篇章,分别是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和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二、公民民事权利内容


1、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


人身权,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2、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


支配权,是指主体对权利客体可直接加以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都属于支配权。


请求权,是指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抗辩权,广义上是指抗辩请求权或否认他人的权利主张的权利,有的称为异议权;狭义上是指对抗请求权的权利。


形成权,是指权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


3、根据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民事权利可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


绝对权,又称对世权,是指其效力及于一切人,即义务人为不特定的任何人的权利。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都为绝对权。


相对权,又称对人权,是指其效力及于特定人的权利,即义务人为特定人的权利。债权为典型的相对权。


4、根据两项相互关联的权利之间的关系,民事权利可分为主权利与从权利。


主权利,是指两项有关联的权利中不依赖另一权利可独立存在的权利。


从权利,是指两项有关联的权利中其效力受另一权利制约的权利。


5、根据相互间是否有派生关系,民事权利可分为原权利与救济权。


原权利为基础权利,是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


救济权是由原权派生的,为在原权受到侵害或有受侵害的现实危险而发生的权利,是保护性法律关系中的权利。


6、根据权利有无移转性,民事权利可分为专属权与非专属权。


专属权,是指无移转性,权利人一般不能转让,也不能依继承程序转移的权利。人身权就属于专属权。


非专属权,是指具有转移性,权利人可以转让,也可依继承程序移转的权利。财产权多为非专属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条 【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民法典民事主体应该遵循原则:

1、平等原则:一层含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在民法中的体现,一层含义是平等保护所有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益。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公平原则:所谓公平就是以利益的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以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通过利益均衡配置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公平正义是对民事司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4、诚信原则:诚实守信是市场活动的基本准则,是保障交易秩序的重要法律原则。

5、绿色原则: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6、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慨念构成的,要求民事主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主体成员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

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有:

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