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商破产_开发商宣布破产会怎样?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3 23:48:29 人阅读
导读:房地产开发商宣布破产,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若宣告破产时房屋尚未建成,则会造成开发商对购房者不能履行责任的情况。按揭贷款买房和分期付款买房,这两种买房的方式会...

房地产开发商宣布破产,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若宣告破产时房屋尚未建成,则会造成开发商对购房者不能履行责任的情况。按揭贷款买房和分期付款买房,这两种买房的方式会对房屋的产权归属会产生不同影响。购房者买房时要注意房子的销售手续和产权是否明晰;该房屋是否有产权证和销售许可证;是否被抵押,抵押期限以及如何解除抵押;如果是拍卖房,应弄清产权过户手续是否已经办理等。

(2)如果开发商破产后房子已建成,购房者则可按照程序向房管部门申请办理房产证或不动产证。购房者可以到工商行政部门,查询该房企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了注销;如果已经合法注销,则可凭工商部门出具的开发商合法注销证明,以及商品房买卖合同原件、个人身份证以及其它相关资料,到相关部门办理房产证或不动产证。

别老想着抄底,如果是刚需,什么时候买房都可以。如果是投资性的,建议关注一线及热门二线地产。

总有人在争论房价的涨跌,涨的认为各国央行降息,国内政策跟着宽松,货币会贬值,推高通胀,资金会流入房地产推高房价。跌的则认为国家坚持“房住不炒”,受疫情影响房地产2月份基本停摆,偿债高峰期又即将到来,需要更大力度的促销以回笼资金。

应该说,房地产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回到之前的话题,如果是刚需,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你可以推迟一两个月买,但不太可能推迟一两年,以当前的楼市现状,房价短期内不可能暴涨暴跌,因此对于刚需来讲,该买就买,没必要等。

从投资性考虑,房价自2017年的高峰后整体呈震荡下跌态势。一线房产及热门的二线城市抗跌能力较强,部分地区还温和上涨,但已经没有了之前躺着赚钱的状态。那么,国家如果降息,房价会大幅上涨吗?

我个人是不看好的,中国虽然有降息空间,但不可能像2015年一样,一年内5次降准降息。从高层的表态看,中国采取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定向降准,特别国债等方式刺激经济,不会采取“大水漫灌”。

地产当前债务高企,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在持续,全球经济衰退是大概率事件,不排除引发经济危机或社会危机的可能性。在危机来临时,高杠杆企业受到的冲击越大,因此当前地产的首要任务是降库存,降杠杆,以应对可能的风险。

管理层的态度也很明确,不再通过房地产进行短期的经济刺激,疫情后有部分地区放松了对楼市的政策,无一例外马上撤回,可见管理层的决心。房价再大幅上涨,消化泡沫的周期就越长,地产“软着陆”越困难。

因此,房价短期内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基础。

但是,如果害怕通胀侵蚀自己的资产,投资一线城市的房产还是可行的。如果想通过房产获得高额收益,则还是需要谨慎。

感谢邀请!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从90年代起到现在已经兴旺了近30年,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暴涨了10年,巨大的利润空间,造就了众多的房地产开发商。

任何一个行业,当刚开始起步的时候,由于利益驱使,便会蜂拥而至,这其中水平素质的良莠不齐也是必然存在的。在房地产的红利时代,不管你是那一类地产商,只要能盖起房子,就能卖出去,开发商就能赚的盆满钵盈。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自然规律,那就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当房子建的已经到了够44亿人住的今天,开发商的优胜劣汰和重新洗牌也就随之到来了。

不得不说,这446家开发商的破产直接说明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房地产走下坡路了,不那么好做了,原先闭着眼睛都能赚钱,现在睁大眼睛都难赚了。

没有实力,缺乏良好信誉的开发商,竞争不过实力雄厚,口碑好的开发商,选择破产,在我看来这是好事。

房子这块蛋糕越来越小,10个人分都吃不饱,不如让3个人来吃,这样都能吃饱,老百姓还能买到好房子住,何乐而不为呢?

未来的房子需求,由于人口的减少,市场的萎缩,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价格不可能大涨,如果不是国家压着不让大降价,市场不好的地方崩盘的可能性都有。

董青岛供稿。

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

感谢邀请!

今年已过去5个多月,房地产企业破产数量已达208家,表明在疫情冲击下,中小房企加速了退出市场的步伐,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剧。相关意见分享如下,供参考。

第一、疫情冲击下,中小房企加速了退出市场的步伐

01、去年房企破产情况

人民法院网数据显示,去年全年破产房企数量为528家,日均1.4家;上半年破产房企为177家,日均0.8家。

从这个数据对比看,上半年房企破产的数量会低于下半年房企破产的数量,下半年对房企来说,可能更难熬一些。

02、今年房企破产情况

截止6月5日,全国累计破产房企数量已达208家,日均1.3家,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但远高于去年上半年63%的幅度。

03、今年上半年房企即开始宣告破产,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⑴直接原因

众所周知,疫情冲击下,销售暂停,停工停业,但各项成本还得支出,叠加到期债务压力,宣告破产可能是房企最好的保护和选择。

⑵其他原因

没有疫情的话,因为以下这些原因,行业集中度也会提升,中小房企也会退出市场,而且越往后这种速度越快。

①行业进入调整期,已养不活那么多房企

以前房地产高速发展,利润空间大,资金周转快,行业发展呼唤更多的从业者。一般来说,前些年能搞点启动资金,都可以玩地产开发。

现在行业迈入平稳发展期,周转慢了,销售慢了,利润下降了,行业养不活那么多房企,实力不济的开发商就无法生存,只能退出市场。

②行业政策收紧,国企都在清退市场

从行政调控政策到融资政策,对房地产从业者都在收紧,房企实力不济的话,很容易资金链断裂;目前,不具备资质的国企、央企也在清退,这是行业发展趋势。

同时,地方又不以房地产作为短期内刺激经济的手段,房地产地位有所下降,地位下降之后,地产开发的难度会加大,各方面实力欠佳的房企将理智退出。

③地产业的好饭吃一碗,锅里就少一碗,竞争加剧

对一个城市、一定时期来说,地产业的蛋糕始终是有限的,你吃一碗,意味着锅里就少一碗,在这种竞争局面下,优胜劣汰就是必然结果。

④中小房企承压力更弱

208家房企破产,基本是三四线城市的中小房企,可能意味着两点:

一是三四线楼市本身在收缩,蛋糕进一步缩小;

二是错过了今年春节“返乡置业”和“小阳春”回血之后,叠加成本开支、债务压力和未来预期,中小房企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经营。

综上分析,疫情让三四线楼市接连错过返乡置业和小阳春回血,叠加三四线楼市在持续收缩,中小房企承压力不足,都导致了开年起房企就不停地破产。

第二、房地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小菜理解,行业大致会呈现三个发展趋势:

01、行业资源向头部房企集中、中小房企渐进式出局

这从多个行业发展历程都可以看出来,前期都是全面发展,大家都有饭吃,越往后发展,强者越强,好饭越少,激烈竞争之下,弱者出局,行业资源必然向优质从业者集中。

02、房企转型升级、混业经营是趋势

混业经营,多条腿走路!

这几年,关注房地产业的人都知道,恒大除了主业是做地产之外,也在转型布局新能源汽车、足球、大健康产业等领域,顺便说一下,恒大也在贵州养过猪。

不只恒大,碧桂园同样如此,在地产主业之外,先后布局生态农业和机器人产业;还有万科,除了地产开发之外,万科物业、万科长租公寓、养猪等产业都在积极推进。

随着房子存量已经过剩,房地产的好饭越来越少,头部房企已经吃不饱,开始转型之路,中小房企缺乏资金和资源,不出局还能怎样?

03、房企经营模式从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

地产业的竞争逐渐加剧,倒逼房企改变经营模式,以前是高周转、高利润、到处跑马圈地,现在不得不转变为精耕细作、拿地模式、开发模式多样化。

从新城控股的经营战略看,在去年财报中,已经明确表示公司发展模式要从扩大经营、提升排名转变为提质降速、稳健经营。

综合看,房地产业逐渐进入调整期,房子存量越来越多,一手房地产市场会逐步萎缩,房企竞争会加剧,中小房企会陆续出局,行业资源会加速向头部房企集中。但即便如此,房地产的饭依然养不活所有的房企,房企转型升级、混业经营将是发展趋势。

第三、房地产业调整,对房价及购房者有何启示?

01、对房价的启示

主要是两个方面:

⑴房价的稳定性更好

房价已在高位,越来越接近价格平衡点。

这个特点就决定了,房价以后偏离价格平衡点的波动性会很小,房价的稳定性就更好,加上有各类政策调控,房价更难出现大的价格波动。

⑵房价分化是趋势

房子存量已经饱和,但这是从全国城镇住房总量上看的。

具体到城市的话,有的城市人口持续减少,有的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则不同人口变动的城市,房价就可能出现上涨或下跌的不同发展趋势。

从中期内看的话,有的城市土地资源有限,有的城市土地资源很丰富。土地资源紧缺,人口还不断流入,这样的城市房价就很容易上涨;土地资源丰富,人口变动不大,房价很难出现大的波动;而土地丰富,人口流失还很严重,那房价下滑就可能是大概率事件。

02、对购房者的启示

主要是两点:

⑴核心区域的房子,能早买就早买

房价分化基本已是业界的共识,核心城市区域的房子依然具有前景,那在这样的城市的小伙伴,经济能力允许,能早买就早买,以后可能价格更贵。

同时也意味着,人口流失,产业萎缩的收缩型城市,房子准备处理的,能早些处理就早些处理,以后可能更卖不起价。

⑵投资房产依然稳健,但加杠杆可能不容易赚到钱了

在房价稳定性更好的情况下,价格涨跌幅度都很小,这种情况下,选好了城市,只是投资的第一步。最后能不能赚到钱?还得算好账,尤其是加杠杆的,在限售、过户税费政策及贷款利率调整的情况下,很可能买个房子最后白忙一场。

因此,今年已有208家房企破产,主要是三四线的中小房企,预示着在疫情冲击后,中小房企加速了退出市场的步伐。行业进入调整周期后,房价会更为稳定,房价分化也会加深,在这种趋势下,核心区域的房子能早买就早买,投资房产虽然依然稳健,但应该注意选好房、算好账,不然可能白忙一场。

据人民法院网站消息,截至10月27日,宣告破产的房企已经增加到408家。这一消息一出似爆炸性新闻,被各家媒体爆炒之后,变成了一个对房地产市场极端负面的消息,很多不明真相的老百姓觉得,房地产企业破产潮真要来临了吗!

房产,让人又爱又恨,我们又回到了房产的问题,那400多家房产公司破产,是不是房价就要跌了吗?那是乱讲,是决不可能的。

一、看我国具体2018年房地产公司达9.7万个,那400多家只能算做毛毛雨,根本不可能撼动房地产的市场。2019年的数据没找到,这是最近的数据。根据2018年全国工商局的统计,在工商局注册登记的房地产开发商一共9.7万个,中国5亿多的城市户籍人口加3亿左右外来的农民工形成的常住人口,整个是八点几亿。八亿多城市常住人口有九万多个房地产企业。所以9.7万个房地产破400多个不算多。

二、随着国家出手强度加大,各种政策的调控加紧,各房地产公司的日子实在不好过。国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方针和原则,大力调控楼市,抑制房价大幅度增长,调控房价走向稳定趋势。 政策指出房屋只住不抄的基调确立。调控的政策密集程度看,2019年前9个月合计的415次房地产调控,平均每个工作日有2次以上的房地产调控,刷新了记录。

三、国家对各大银行金融各部门进行强力管控,严禁各种资金进入房地产,提高房贷利率,以及取消预售房制度等,让房子回归到住房的本质,从政策上结束了炒房的时代,坚决遏制房地产泡沫房地产。国家真正对房地产泡沫的根除下了大决心。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不完全统计,自2018以来,银保监系统已经因违规涉房,对银行开出过亿金额罚单。8月9日,中信银行因违规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等13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合计罚没2223.7万元。

四、各大房地产断了银行这个资金血液。房地产领域贷款增速则连续14个月回落,9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为43.3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5.6%。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房地产贷款4.6万亿元,占同期人民币新增贷款量的33.7%,与去年全年水平相比低6.2个百分点,降至24.1%。

五、房地产公司开启融资融券之路,进行注血。房地产公司的日子实在难过,就把眼光从银行转到了融资上,在国内融资也有点难,于是把眼光转到了海外融资。根据克尔瑞地产研究发布的报告,9月份,有95家房企的融资总额为1124.48亿元,环比上升45.3%,同比上升17.2%。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年内房企美元融资533.6亿美元,同比上涨50%,随着各种政策的收紧,房企美元融资的数量刷新了历史记录。

五、房子的价格跟供求关系,居民的购买力,以及世界经济的影响和经济的增速有关。最近由于房子的存量较大,供大于求的局面增大。经济下滑物价上涨,年底人们持币观望态度渐浓。二手房交易量不断的委缩,随着调控力度加大整个房市市场略显低迷。

六,央行注水经济市场以提振经济。11月5日,央行发布公告,将向市场投入4000亿,期限为1年,中标利率为3.25%,较上期3.3%下降5个基点。这一次,央行的降息,对于楼市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需要买房的刚需人群带来了好处。所以看国家的政策很明显,就是维稳楼市,不会让大起大落的情况发生。

综合以上所述,房地产企业破产潮真要来临了!的谣言不攻自破。国家楼市加强管控是防止房子被热炒,挤压房地产的泡沫,规范房地产的乱象和参次不齐的状况。让资金能力差,规模不达标,不标准不规范, 不能顺应市场变化的小房企和不合格房企,退出房地产市场。让房地市场朝着健康的稳定的方向发展。国家出手把控金融机构的力度加强加大,是防止资金流向房地产而继续推高房价,而让越来越多的人投入抄房大军中,加速了房子的上涨,所以把控资金流向房产是抑制房价上涨最有利的手段。国家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方针。这次央行向市场投入4000亿还下降了5个基点,说明国家把楼市调控的目的始终是为了稳定房价,让房地产稳健发展,而央行的一举一动,也同样是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房地产是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发生!

鱼目混珠,鱼龙混杂,真假难分。有小房企小炒家资金断裂真破产的,也有捞够了入袋为安把资产转移海外恶意逃避银行债务的,还有假破产真逃债规避税费换个“马甲”(换个招牌,换个法人代表名字)继续干的。这些“破产”企业的老板们“高瞻远瞩”,“洞察一切”,“见好就收"。大都是赚的盆满钵满。然后利用法律的漏洞钻法律的空子,把资金留给自己,把债务转嫁他人。这种恶意破产(假破产)如果不果断止血,让其漫延泛滥,后果不可想象。必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民企小银行,中小储户)。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