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离职劳动合同怎么办_试用期离职?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3 03:35:42 人阅读
导读: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1、关于试用期。试用期依附于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换言之,你与单位之间的试用期约定无效,已上班的期间属于劳动合...

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

1、关于试用期。

试用期依附于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换言之,你与单位之间的试用期约定无效,已上班的期间属于劳动合同期限。

2、关于劳动合同的签订。

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逾期未签的,应当支付双倍工资至满一年,此后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单位不能随意解除。多付的一倍工资时效为一年。不知你与单位约定的所谓试用期有多久,你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判断。

3、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

解除可以协商解除,如果是劳动者单纯不想做,可以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解除,期满即可走人,无需单位同意。如果单位存在过错,劳动者有权通知解除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具体可参见本人发布的关于劳动合同解除及经济补偿金的小文章。

4、关于工资支付。

原则上正常提供劳动的,单位就应当支付工资,如有拖欠、克扣,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仲裁不收费。另外,约定的工资数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个案有别,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如有法律服务需求,欢迎联系。

以上,供参考。

我可以很负责人的告诉你,如果按照法律流程,你可以立马离职,甚至连所谓的辞职申请都不用写,也不需要赔偿他(说不定你还能再从你们老板那里一笔,哈哈)。当时我离开校园时,特地了解了一下有关工作方面的法律,今天很乐意给你一一作答。

严重加班

根据你的描述,每天工作12个小时,没有加班费。劳动法规定员工加班要给加班费或者调休(根据你的情况,我猜测你应该没有调休),而且一般情况下每天只能加班一小时,最多不得超过三个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而你的老板已经严重违反劳动法的规定。

试用期离职

根据你的情况,你在试用期你的老板应该没有给你缴纳社保吧!劳动法明确规定,试用期要也要给员工缴纳社保。所以你的老板又一次违法了。而且,在试用期员工离职提前三天打申请即可,特殊情况下可立刻离职,那就是当你的雇主违法劳动法时可立即辞职。老板让你加班严重,又不给你缴纳社保。他已经严重违法了。



试用期培训

有关培训分好几种。你的培训应该公司内部的上岗培训,这个是不能作为培训费的依据的。法律规定第三方公司给员工的培训才能作为培训依据,而且还要有培训费用的发票或收据等。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你在试用期,你还没有转正。在劳动法中,如果你没有转正,那么你离职时就不用缴纳任何培训费用。

解决方案

根据你的一些描述,如果你的描述是真实,那么你们走法律程序,那你是胜券在握,你的老板让你严重加班,他还要偿还你一笔加班费用的。但是,我不建议你这么做。一方面来说,你的老板的确是给了你一定的培训,你这样把人家告了也不厚道,另一方面,你以后去找工作人家都知道你把雇主告了,谁还敢录用你。我的建议是,你可以一方面向老板说明情况,先说一些什么老板培养了你,你十分感谢之类的话,然后再说下实在对不住,不想干了(具体原因自己想一个,我这里可以给你编一个,父母要我回家娶媳妇);另一方面你也可以间接的告诉他如果你们打官司的后果,对他来说,既要赔钱,别人知道他加班严重,还会让他招不到新的员工。软硬兼施,你还可以少要几天的工资。我相信,这样的话你应该可以顺利离职。

提前三天通知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既是用人单位对新招收职工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的期限,看劳动者是否具备录用条件,也是新招收职工用以考察用人单位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是否符合劳动合同规定的选择期限。在试用期内,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劳动者对是否与用人单位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仍有选择的权利。为此,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发现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与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介绍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或者发现自己不适于从事该工种工作,以及存在其他不能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无须任何理由,可以通知用人单位予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以便用人单位安排人员接替其工作。 如果劳动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给付经济补偿金。

我的个人看法是完全不用赔,你根本无需对此有任何担心。

1.试用期本身就是双方互相考察、互相试用的一个过程。试用期间你主动走or公司主动辞退你,都是提前一天打招呼就可以了,没听说试用期辞职也要赔款的,他不用赔你,你也不用赔他。你说合同里辞职赔半年工资的条款,应该是指正式录用之后。你要么是看漏了,要么是合同写的不清不楚。反正我是从来没听说过试用期走人也要赔钱的事情。

2.如果公司强调试用期之内辞职也要赔半年工资,那么这个条款明显不合理。它只保护了公司利益却没有对等的保护员工的利益,属于霸王条款,不受劳动法保护的。因此即使你签字认可了,这条条款也无效。上了法庭,理也在你这边,无需担心。

3.劳动法对试用期的辞职、开除、发薪等规定还是很清晰的,而且也比较简洁。你自己看看肯定能看明白。我觉得你现在的情况很简单,直接套用劳动法就可以了,很容易的。

4.未雨绸缪。保留好上下班打卡的照片、员工牌之类的证明你在这个公司工作的证据。在知乎搜搜劳动仲裁,以防公司倒打一耙。你的这个案子很简单而且也不涉及到很大金额,一个简单的劳动仲裁就解决了,完全无须担心。

5.这个三年内辞职赔半年工资的条款也很可疑。一般来说,你成为正式员工,而且公司花大价钱对你进行了培训,那么它有资格要求你辞职赔款。比如说航空公司对你进行了波音777客机培训,使你从一个只会开小飞机的驾驶员成为了合格大客机机长,那么它的确可以提出这种辞职赔款。但前提是航空公司必须能证明它的确是花了大价钱培训了你。如果你的公司拿不出这种花钱培训你的证据,那么这种辞职赔款的条款也是无效的。

6.我觉得你可能是对合同理解偏差了。试用期想走就走,公司一般不会对试用期的员工要赔偿。

可以辞职的,提前三天通知就可以了,如果用人单位没有花费资金对你进行专项培训,并签约定服务期的补充合同,是不需要赔偿的,法律依据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扩展资料:对于试用期期限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参考资料: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试用期辞职需要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尽管试用期离职无需理由、不限形式,只要提前3天告诉单位就可以了,但最好还是做好工作移交,得到领导认可后离职比较妥当。《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我认为,这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想法,实际因为什么原因就直接开门见山说出来。

小巷目前就从事HR工作,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试用期内是双向选择的,如果你觉得不适应或者想谋求更好发展的话,完全可以选择按照法定的期限提前向公司人事部提出要求离职,这是你的合法权利。

另一方面,小巷在这也想给你提几点建议:

一、入职场前,一定要充分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详细的规划。

只有在有明确目标的前提下,你前进的步伐才不会是迷茫的,否则有可能就会出现干什么都不长久的情况,最后还把自己的黄金光阴给荒废了。

二、多学习了解职场里的知识,就比如说你的这个问题,感觉是否可能是因为初入职场的关系,还是有带一点不太自信的因素在里面。

假如这个时候被公司里的人事领导随便鼓捣几句,可能就又会被套路进去,最终不选择跟从自己的本心去离职。

所以小巷建议是在进入职场前,应当主动去了解学习一些职场中比较日常用到的关乎劳动者合法权利的知识,这也能为你今后的职业生涯做好良好的铺垫和保障,记住一定要做个有自己独立想法的求职者。

我是小巷,目前从事HR工作,长期专注于分享职场领域的各种干货,走过路过请给个关注支持@小巷资源室 ,和小巷一起轻松玩转职场生涯~~

小巷资源室,一路温暖相伴!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