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贷款买房_夫妻共同贷款买房有哪些好处?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0 20:13:02 人阅读
导读:我家两套房子,一套全款,一套按揭。两套房子都是婚后财产,第一套写的是我老公的名字,第二套写的我的名字,夫妻的共同收入用来还房贷。既然是夫妻共同贷款买房,那肯定是...

我家两套房子,一套全款,一套按揭。两套房子都是婚后财产,第一套写的是我老公的名字,第二套写的我的名字,夫妻的共同收入用来还房贷。

既然是夫妻共同贷款买房,那肯定是婚后财产了,不存在谁算计谁,拿上双方身份证,拿上户口本,拿上结婚证就可以了,对了,别忘了带上银行卡 ,至于买房的各种流程,人家售楼小姐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咱是光明正大的买房,又不是贩毒,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1、在银行的系统里,“借款人”只有唯一的一个。你把钱借给两个人,并且不区分还款责任,到了还款的时候就有可能会陷入相互推诿:就算是一个人有钱,也会等另一个人还钱他才会还;

2、一本购房合同(或者是不动产权证)上有夫妻两个人的名字,一方是借款人,另一方是抵押人(两个抵押人中的一个),可以参贷:提供收入证明,这在公积金贷款中比较常见,只有一方贷款或双方贷款,可贷的贷款总额是不一样的。也可以没有实际的参贷义务:妻是家庭主妇,没有收入来源,当然就没有还贷能力。但在贷款合同上一定要签字:知晓这个家庭负有这笔债务。当借款人失联或者丧失还款能力的时候,银行会自然向他的配偶追偿这笔债务,他的配偶也不具备还款能力怎么办?最后只有起诉、收房子、拍卖了;

3、购买住房,对于夫妻双方都享有居住的权益,夫妻共同贷款,夫妻双方都有还款的义务。但这项义务特别不可靠。只要办理离婚(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在离婚协议中标明这趟房产属于谁,这次债务由谁来偿还,就可以轻松逃避还款的义务;有的人的要求更决绝:不但离婚,还要求在房产证上减名字,把贷款结清,去不动产局纠结这件事,是比较可行的路径。贷款未还清,就要求银行减名字(免除还款责任)这事是一定不好办的。

4、贷款时,你的家庭矛盾、夫妻关系、谁来当家做主这些银行是不了解的,所以,并不会强制认定谁来当主贷人,只要合乎规定就好了。有人就是想跳江,这种事见多了,会觉得拦着他干愚蠢的事特别不好意思。你拦着人家不让人家跳江,人家会投诉的。

5、所以,谁来做主贷人,是家庭内部事务,夫妻俩关上门讨论好就行了。可以参照的标注有:

a工作更稳定,月收入更高,和银行的信贷往来(信用卡、信用贷款等)更多,在某家银行代发工资等,在银行的信贷系统评分更高,更容易拿到利率优惠;

b男性通常比女性有更长的贷款期限:贷款期限长了,月还款额就小了,压力也变小了;

———————10.7作业(4)

夫妻离婚涉及未还清房屋贷款怎么处理?

一般来讲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贷款购房,不管房子是写一个人的名字还是写夫妻两人的名字,贷款手续都是由夫妻两人来办的,从法律上讲两个人都有还贷的义务。当然,从形式上讲,一人作为主贷人设立银行账号,并从该人账号上还款,这是操作形式。


当夫妻离婚时通常要处理这套房屋归属同时也会处理贷款问题。一般来讲不管是双方协商还是法院判决,通常是判决房归一方,给另一方相应补偿,而贷款就由得到房屋的一方继续来偿还。


如果房子登记在一个名下,且房子分配给原登记所有人,这事儿处理起来就比较简单明了,原本就不具名的人拿到补偿就跟房子和贷款都没关系了,一切后续还贷事宜都是由登记所有人来处理。


如果房子登记在甲名下、由甲的账户还款,但离婚时却分配给乙,也确定由乙继续来还贷怎么办?这时就相对复杂些,在贷款未还清有抵押的情况下,想要变更房产登记及调整还贷人,这要经过银行同意,如果银行同意都做好变更一切就很明了。但如果银行不同意在贷款还清还变更所有人呢?这时就只能由乙先使用甲的还贷账户来还贷,到还清贷款后再依据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办理房屋过户手续了。


本文由 北京杨文战律师 提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杨文战律师,CCTV“热线12”栏目直播嘉宾律师,北京市中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律协合同法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民商案件诉讼业务。

夫妻买房贷款购置房产无论是何种名义,都属于夫妻两人的共同财产。如果是首套房产的话估计首付比例低些,如果不是夫妻两人的首套房产,首付款的比例就高了,在我们山东济宁地区应该达到房产总金额的50%了!

夫妻双方如果都有住房公积金,两人一起用公积金贷款比较划算,如果夫妻两人中只有一方有住房公积金,那么用一个人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也是比较划算的,因为住房商业贷款利息比住房公积金贷款利息要高的多!

买房对大部分人都是刚性需求,是自己一家人用来居住的,但节省开支还是首先需要考虑的!

夫妻贷款买房是共同财产。夫妻买房贷款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出面,婚姻法第十七条对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应归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范围作出了规定,即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所以需要共同出面贷款买房。

办理夫妻共同贷款买房流程中的注意事项

1、签约时双方最好亲自到场

在买房过程中,涉及到诸多签约过程,如签订买卖合同、申请房贷以及交易过户等,这需要夫妻双方同时到场。,一般情况下,共同买房时房产证上要载明两个人的名字,则应双方亲如果其中一方年龄较大,在办理时可能会超出银行规定年限,因为在我国,无论是商贷还是公积金贷款,最高贷款年限均为30年,而大多数银行的规定是,自到场;如一方不能到场办理手续,则必须办理公证授权委托手续。

2、申请房贷、办理过户手续时,也需要双方亲自到场

提醒购房者注意,在申请房贷时,有些时候会以夫妻名义共同申请,因此银行方面需同时考察两人的资质,办理相关手续时也必须同时签字。

3、“贷款人”和“共同还款人”有何要求?

在银行的住房贷款合同中,一般只把夫妻中的一方设为“贷款人”,另一方可以作为“共同贷款人”参与还款。对于“共同贷款人”,不仅要求是为“贷款人”的直系亲属(夫妻、子女、父母),还必须为住房贷款抵押物的房产的所有者之一。

但是,这一条对于夫妻来说是个例外,即使房产证上只有夫妻一方的名字,另一方也可以作为住房贷款的“共同贷款人”。

当然可以了!只要有经济能力,符合政策允许的购房条件规定,有购房意愿的不管什么人都有权利!

婚后一起贷款买房的,如果没有特殊约定归个人所有,那么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包含:

1.一方或双方的工资、奖金和福利性收入、补贴;

2.从事生产、经营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的遗产或接受赠与的财产。

夫妻婚内财产有约定的按约定,没有约定的,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因为,婚后夫妻双方一起贷款买房,首先首付部分是用共同收入支付,因此这部分也具有共同财产的性质。

其次,在以后还贷过程中,也是共同还贷,用的钱也是夫妻共同收入支付。

所以,在整个产权取得过程中,均是用夫妻共同收入支付而取得,双方共同投资,所以是夫妻共同财产。

婚后一起贷款买房,共同还贷,不管房子是写一人名字,还是双方名字,夫妻双方都是财产共有人,房子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分割财产时,会按照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原则,基本上均分。

现在的房价普遍很高,如果要买房可能大多数人会选择贷款购房,夫妻双方如果要共同买房的话,在申请贷款的时候,额度方面就会宽松许多,这样一来,在未来的生活上压力也不会那么大,但是夫妻共同购房也有很多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在购房前一定弄清楚的几点,今天小编就来讲一下夫妻买房要注意哪些问题?夫妻共同贷款有哪些优势?

  夫妻共同贷款有哪些优势?

  1、扩大贷款额度

  在申请贷款买房的时候,一般的银行在审批房屋贷款的还款额,都会要求贷款人每个月的还贷额不能超过月收入的一半,否则不能贷款。但是如果两人共同贷款就会轻松许多。

  2、公积金贷款省利息

  现在大多数地区房价都很高,所以有的房屋用公积金贷款的额度会出现不够的情况,但如果夫妻共同申请贷款,就可以提高公积金的贷款额度。目前,五年以上公积金贷款的利率是3.25%,而五年以上商业贷款基准利率是4.9%。所以相比商业贷款,公积金住房贷款所需要支付的利息自然也会减少。

  夫妻买房要注意哪些问题?

  1、夫妻双方必须到场

  购买房产的时候,因为流程较多,时间跨度也很长,所以说比较麻烦,但是如果房产是夫妻双方共同购买的,那么根据物权法规定,夫妻共同购置的房产,需要在买卖合同中体现出来,进而在房产证上载明,因此需要双方到场签字确认,如无法到场,也必须办理公证收取委托手续,并将相关事宜交代清楚。

  2、证件齐全

  共同买房不仅要夫妻双方同时在场,而且在资料证件也要齐全,需要带上双方的结婚证、户口本和身份证等。在共同申请房贷时,还需要提供夫妻双方的收入证明,如果两人为非本地居民,还需提供双方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否则按照非本地居民贷款政策对待。

  3、约定好份额

  既然是共同购买的房产,那么肯定就属于双方共同的财产了,因此夫妻双方对于该房产都拥有所有权。但是在共同贷款购房的过程中,即使房产证上没有出现另一方的名字,也不影响其对房屋享有所有权。

  4、确定主、次贷

  在夫妻共同贷款买房的时候,是需要确立主贷和次贷的,在面签时,办理人员会询问夫妻双方谁为贷款人,谁是共同贷款人,当然确定贷款人可以从收入、征信、年龄等方面考虑,一般会选择工作收入较为稳定的一方。银行会通过收入证明或银行流水来评估申贷者的还款能力,所以在面签时,把收入高且稳定的一方作为主贷人,银行更容易批贷放款。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