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分配会计分录_股东分配股利会计处理?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7-05 11:51:35 人阅读
导读:分配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如下:1、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贷:应付股利2、实际支付现金股利时...

分配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如下:

1、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应付股利

2、实际支付现金股利时,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现金股利是上市公司以货币形式支付给股东的股息红利,也是最普通最常见的股利形式,如每股派息多少元,就是现金股利。 股利分配是公司向股东分派股利,是企业利润分配的一部分,而且股利属于公司税后净利润分配。股利分配的方式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等。扩展资料:发放原因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主要出于以下原因:1、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若要公开增发证券,当前三年累计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净利润不少于公司当前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2、保持分红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回馈股东,一些运行成熟、盈利稳定的上市公司,暂时未有较为有利的项目投资,为提振股价、回馈投资者等因素,倾向于发行现金股利。

3、IPO时章程的规定。

4、当前证监会要求新近申报的IPO明确现金分红政策,各拟上市公司均在招股书和公司章程中明确了现金分红计划,未来正常条件下,现金分红可期。股利处理投资方持有股票期间被投资方宣告发放现金股利的处理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时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时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划分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时成本法下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权益法下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被投资方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的处理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等贷:应付股利

分配股利,先经过股东会批准。

分配股利分录如下:

1.计提股利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2.支付股利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如果是上市公司非现金股利,是转增资本的话

借:利润分配-转增股本的股利

贷:股本

计提现金股利: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应付股利实际支付的时:借:应付股利贷: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对于发放股票股利的方案,董事会的方案是作为非调整事项是不作帐务处理,对于股东大会决定发放的股票股利则应当是作为当年的事项来进行处理,(宣告股票股利时投资方和被投资方都不进行处理,实际发放股票股利时投资方不需要进行处理?)实际发放时被投资方的分录是: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股票的面值×股数)

  贷:股本(股票的面值×股数)

  如果是采取市价发行的则应当是: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股票的市价×股数)

  贷:股本(股票的面值×股数)

  资本公积(市价与面值的差额×股数)

  应付股利的会计处理

  概念

  应付股利的概念:

  应付股利是指企业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确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获得投资收益是出资者对企业进行投资的初衷。企业在宣告给投资者分配股利或利润时,一方面将冲减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另一方面也形成“应付股利”这样一笔负债;随着企业向投资者实际支付利润,该项负债即行消失。

  会计处理

  应付股利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企业分配的股票股利,不通过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投资者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应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按应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本科目。

  实际支付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四、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不做账务处理,但应在附注中披露。

  五、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核算

  应付股利的核算:

  为了核算应付股利保险公司应设置“应付股利”科目,确认应付投资者股利或利润时: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向投资者支付利润时:

  借:应付股利

  贷:现金

  检查

  应付股利的的检查:

  企业的应付股利,是指按协议规定应该支付给投资者的利润。由于企业的资金通常有投资者投入,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的利润,在依法纳税后,还必须向投资人分配利润。而这些利润在应付未付之前暂时留在企业内,构成了企业的一项负债。

  对企业而言,这显然是抵减企业财务成果的经济事项,从负债角度看,它又是企业资产的抵减事项,因此对应付股利进行正确核算,可保障投资人的利益,也可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还可以有效地防止企业出现账外资金和资金体外循环的舞弊现象。

  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分配:

  ⑴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

  ⑵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⑶提取公益金。

  ⑷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一起向投资者分配。

  上述利润分配的逻辑关系是: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未补完,不得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在企业未提取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以前,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因此,对应付股利的业务检查应重点检查企业是否按照以上原则和规定顺序进行,分配方法与数额是否与投资协议和经济合同的规定一致,有无弄虚作假、隐瞒或虚增可供分配利润,从而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向投资者转移利润的现象。

1、企业股东大会批准现金股利分配方案宣告分派时,应编制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借记“利润分配”科目,因此会减少未分配利润,从而可能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2、企业向投资者实际发放现金股利时,应编制会计分录: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3、企业向投资者实际发放股票股利时,需要做账务处理,应编制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

贷:股本

扩展资料:

股票股利对公司来说,并没有现金流出,也不会导致公司的财产减少,而只是将公司的留存收益转化为股本。但股票股利会增加流通在外的股票数量(股数),同时降低股票的每股价值。

它不会改变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但会改变股东权益的构成结构。从表面上看,分配股票股利除了增加所持股数外好像并没有给股东带来直接收益,事实上并非如此。

因为市场和投资者普遍认为,公司如果发放股票股利往往预示着公司会有较大的发展和成长,这样的信息传递不仅会稳定股票价格甚至可能使股票价格上升。

另外,如果股东把股票股利出售,变成现金收入,还会带来资本利得在纳税上的好处。因为相对于股利收入的纳税来说,投资者对资本利得收入的纳税时间选择更具有弹性。

这样,即使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收入没有税率上的差别,仅就纳税时间而言,由于投资者可以自由向后推资本利得收入纳税的时间。

所以它们之间也会存在延迟纳税带来的收益差异。

参考资料来源:

  宣告向投资者分配利润5000元,会计分录为: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5000  贷:应付股利5000  应付股利是指企业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确定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企业应通过“应付股利”科目,核算企业确定或宣告支付但尚未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企业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审议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确认应付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记“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科目,贷记“应付股利”科目;向投资者实际支付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记“应付股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1、企业股东大会批准现金股利分配方案宣告分派时,应编制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2、企业股东大会批准股票股利分配方案宣告分派时,不做任何账务处理。因此不会对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产生影响。分录不涉及所有者权益项目,因此也不会影响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企业向投资者实际发放现金股利时,应编制会计分录: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3、企业向投资者实际发放股票股利时,需要做账务处理,应编制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 贷:股本

股东分红做的会计分录:


1、计提分红款: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结转


2、应付分红款: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3、付分红款: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现金


扩展资料


分红是股份公司在赢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投资者的红利。是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分红是将当年的收益,在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等项目后向股东发放,是股东收益的一种方式。通常股东得到分红后会继续投资该企业达到复利的作用。


普通股可以享受分红,而优先股一般不享受分红。股份公司只有在获得利润时才能分配红利。


会计分录亦称“记帐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帐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帐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帐户前,通过记帐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帐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帐符号,有关帐户名称、摘要和金额。


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和另一个帐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与几个帐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帐户的贷方与几个帐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为了保证帐户对应关系的正确、清晰、便于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会计分录必须严格掌握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基本原则,不允许多借多贷。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