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法对未注册的驰名商标给予保护_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3 02:17:02 人阅读
导读:在我国,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根据国际上的一般惯例,驰名商标应得到比一般注册商标更高的法律保护。我国《商标法》第十三条,国家...

在我国,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根据国际上的一般惯例,驰名商标应得到比一般注册商标更高的法律保护。我国《商标法》第十三条,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根据《商标法》制定的《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六条、第十三条,规定了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及驰名商标的所有人应当享有的特殊权益。这些特殊权益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从相同或类似商品扩大到非类似商品。依照我国商标法,注册商标专用权是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保护范围。正因为如此,要认定商标侵权,只有“在相同或相似的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才可认定。换句话说,如果他人在“非类似商品”(即不同商品)上申请注册或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则是法律允许的。然而,如果是驰名商标,就可以享有特殊的权益,即禁止他人在非类似商品上注册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 二是禁止他人淡化驰名商标。《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认为他人将其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登记,可能欺骗公众或者对公众造成误解的,可以向企业名称登记主管机关申请撤销该企业名称登记,企业名称登记主管机关应当依照《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处理。”此规定明确指出,已经认定的驰名商标,他人不得使用,即企业名称权受法律保护,但保护是有一定范围的,这是目前我国法律不完善造成的。因而在实践中,很多企业在名称或其他方面故意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大多是影响较大、知名度较高的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文字,以抬高自己的身价,使消费者容易产生误解。如前所述,在我国专门的保护名称权的法律未制定出来之前,禁止他人淡化驰名商标无疑加大了对商标品牌的保护力度。另外,禁止他人淡化驰名商标,除将驰名商标用于企业名称外,还有其他方式,如以一定手段丑化驰名商标,将驰名商标用于商品普通名称等。 三是未注册驰名商标与已注册驰名商标享有同等的法律保护。根据《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的规定,驰名商标的保护包括已经注册的驰名商标,也包括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中国作为《巴黎公约》的缔约国,有义务对公约规定的驰名商标包括未注册驰名商标予以特别保护。但中国《商标法》及《规定》在阐述驰名商标如何保护方面并没有明文规定,而且《规定》在阐述驰名商标定义时,解释为“驰名商标是指在中国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商标”。这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也很容易使人产生中国是否保护未注册驰名商标的疑问。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当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我国法律有不同规定时,应当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也即国际法上的“条约优先原则”。我国是《巴黎公约》的缔约国,也是该公约的忠实履行者,在实践中,我国已按《巴黎公约》规定对未注册商标给予了保护。《规定》体现了中国在商标保护方面的立法精神。 中国是一个商标注册制国家,而且是一个自愿注册与强制注册并行的国家。在中国,商标只有通过注册才能取得商标专用权,除人用药品和卷烟制品外,商标是否注册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既然允许企业使用未注册商标,所以也会出现某些未注册商标通过使用而成为驰名商标的情况,只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出现。一个企业在没有商标专用权、缺乏法律保护做后盾的情况下,要打造驰名商标难上加难。因此,我国法律不鼓励企业使用未注册商标,而以法律的形式积极引导企业先进行商标注册,取得商标专用权。有了法律作保证,再去创驰名,保驰名,这更有利于企业的稳固发展。

对于未注册商标的保护,一直是立法研究的重点领域。从实际出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确保市场经济的公平发展。因此,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应着力于立法层面的不断完善,通过市场行为的规范和引导,为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创设良好条件。在笔者看来,未注册商标的保护,一是要完善法律法规,明确未注册商标的法律地位;二是规范市场行为,规避恶意抢注行为的发生;三是健全法律条款,提高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详情参见笔者《未注册商标保护问题分析》(《法制博览》2018年26期)。




1)受商标法保护的未注册商标有两种,包括未注册驰名商标和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两种。2)两种未注册商标的权利内容不同。予以未注册驰名商标以专有使用权,而对有一定影响未注册商标仅赋予其优先注册权。《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就相同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模仿或者翻译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得注册并禁止使用。” 《商标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三十一条规定的,自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商标所有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消该注册商标。对恶意注册者,驰名商标所有人不受五年的时间限制。”

《商标法》第13条第2款规定了对已在我国注册的驰名商标的保护,即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根据《商标法》第13条第2款的规定,如果某一商标根据《商标法》第14条的规定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并且该驰名商标已在我国注册,如果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构成对该驰名商标的复制、模仿或者翻译,并且这种复制、模仿或者翻译已经误导公众,并足以导致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则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不予注册,若擅自使用该驰名商标,则应予以禁止使用。这里的限制条件是“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如果缺少这一前提条件,就不能驳回该商标的申请注册,也不能禁止其使用。这一限定条件也是为了达到限制驰名商标所有人滥用权利的作用,以维护其他商品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为商品生产市场创造公平合理、健康有序的竞争局面。

《商标法》第13条第2款与《商标法》第13条第1款的不同之处在于,如果某一驰名商标没有注册时,其最终获得的保护须限制在“相同”或者“相类似”的商品上,而对于“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的商品上使用该驰名商标的情形,就不能主张权利;如果该驰名商标已经注册,那么其最终获得的保护就可以扩大到“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的商品上。例如,非“同仁堂”商标所有人将药品上的驰名商标“同仁堂”用在“保健食品”、“饮料”等商品上申请注册时,其申请就会被驳回;对于擅自使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予以制止。假如“同仁堂”这一驰名商标没有注册,那么该驰名商标所有人就不能阻止他人将该驰名商标用于非药品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13条,“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泽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于“在中国未注册的驰名商标”的保护,仅限定于“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避免“混淆”的保护。二是对于“已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包括“不相同或者不相似类别的商品”(学术上称为跨类保护)。 因此,对于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仅限于“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的保护。如需详细了解可以参见“蒙牛酸酸乳”商标案件,“蒙牛酸酸乳”商标案件结果虽然备受争议,但是其是我国第一个通过法院判决生效的首例“未注册驰名商标”。 希望对你有帮助。

《商标法》

第十三条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

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也就是说,未注册驰名商标只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受保护,已注册驰名商标,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也受到保护。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