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产继承权的问题_应如何继承财产?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2 17:38:33 人阅读
导读:继续追踪热点,洞悉法律背后的财富传承方式。一、法商故事:孤寡老人去世,遗产收归国有有没有想过,如果去世后没有继承人,留下的遗产怎么办?根据近期的一份报道,生于1...

继续追踪热点,洞悉法律背后的财富传承方式。

一、法商故事:孤寡老人去世,遗产收归国有

有没有想过,如果去世后没有继承人,留下的遗产怎么办?

根据近期的一份报道,生于1932年的徐占武老人在去世后就面临了这个问题,本案也一不小心成为大连第一例认定无主财产的案例。

老人生前离异且无儿无女,一直在集体宿舍居住。从2003年4月开始,由社区派人照顾看护老人。期间,社区也未联系到其近亲属,2016年8月,老人因病去世,留下了18万余元的银行存款。

在律师的建议下,社区向法院申请将存款认定为无主财产。法院受理后适用特殊程序审理,先登报发布了无主财产认领告示,由社区缴纳了公告费。在公告期一年内,无人认领涉案财产。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92条的规定,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徐占武的遗产扣除公告费后的余款为无主财产,收归国家所有。

二、法商解答:没有继承人的遗产处理

没有配偶、子女的独身老人,并不意味着都像徐老先生一样面临着财富无人继承的情况。在收归国有之前,会有几种可能的继承方式先行。

《继承法》第5条规定,我国继承法规定的继承方式包括四种:法定继承、遗嘱或遗赠、遗赠扶养协议。而如果同时存在这四种继承,那么按照效力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遗赠扶养协议、遗嘱继承或遗赠、法定继承。

倘若没有遗赠抚养协议、遗嘱的话,财产会被法定继承人继承。而法定继承人包括第一顺位和第二顺位继承人,没有配偶、子女的独身老人,他们的兄弟姐妹是有可能获得财富的。这就可能出现一种尴尬的情况,老人可能没有获得兄弟姐妹们的养老帮助,却要将自己的财产拱手让人;或者有部分远亲提供了养老帮助,却因不属于继承人而无法获得任何回报。这似乎不太合理。

如果和徐老先生一样没有第二顺位继承人,遗产该何去何从呢?就像案例中法院的处理结果一样,被认定为无主财产而收归国家所有。法律依据是《继承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徐老先生虽然无儿无女,但幸运的是获得了社区的养老照顾,在一定程度上也算老有所依。但是,对独身老人来说,因为没有继承人而导致财产认定为无主财产,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在无主认定以前,还有好多条路可以走。

三、法商智慧:独身老人的传承之道

独身老人在没有配偶和子女的情况下,财富传承的首要目的是保证晚年生活的幸福和品质,把财富传到向他们给予帮助的人手中去。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像徐老先生一样能获得社区的帮助,更有老人子女住在马路对面却双双离世多日无人知晓。对于孤寡老人或者其他选择独身的前卫人士而言,有下面几种法律工具可以帮助他们:

首先,遗赠扶养协议帮助独身老人安享晚年。遗赠扶养协议比遗嘱效力要高,这是因为遗赠扶养协议属于双务合同,扶养人或者集体所有制组织承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死后将遗产遗赠给扶养人或者集体所有制组织。遗赠扶养协议或许稍显无奈,但对独身老人来说是有价值的财富传承方式。因为他人能够在老人生前进行扶养照顾,保证老人获得生活保障甚至高质量的养老生活。而且,遗赠扶养协议一经签订,双方必须认真遵守协议的各项约定。

其次,赠与合同和遗嘱也是很好的传承工具。在独身老人生前,可以通过赠与协议将自己的财产部分或者附条件赠与给与他们帮助的人。同时,订立遗嘱将财产留给特定的继承人,既能达成亲人间感情的寄托,又可以避免老人去世后,可能的继承人及生前的单位、居委之间产生遗产继承的纠纷。

《继承法》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父母、子女。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被继承人死亡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只要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第二顺序继承人才可以继承。

如果第一顺序中被继承人的子女已经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则由其直系晚辈代为继承,代位继承人继承遗产的范围仅限于他父亲或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儿媳、女婿本没有继承权,但是丧偶的儿媳、女婿对公婆、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哪些财产可以作为遗产继承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遗产必须符合三个特征

(1)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

(2)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

(3)必须是合法财产。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成为遗产。

可以继承的遗产主要包括:

(l)公民的合法收入。一般是指公民的工资、奖金、存款及利息、从事合法经营的收入,及接受赠与或继承所得的财产等。

(2)公民的房屋、储蓄、生活用品。都是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的或继承份额。

(3)公民的树木、牲畜和家禽。主要指在宅基地或自留山上种植的树木。

(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文物指书画,艺术品,古玩等,如果有珍贵的文物,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处理。

(5)法律允许公民个人所有的生产资料。如农村承包专业户的汽车、拖拉机、加工机具等。城市个体经营者、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在内地投资所拥有的各类生产资料。

(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即基于公民的著作被出版而获得的稿费、奖金,或者因发明被利用而取得的专利转让费和专利使用费等。

(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如公民的国库券、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复员、转业军人的复员费、转业费,公民的离退休金、养老金等。

不能作为遗产继承的财产

(1)夫妻共有财产属于死者配偶一方的财产以及家庭共有财产中属于其他家庭成员的财产;

(2)人身权、政治权利不可继承;(姓名权、人身自由权、劳动权、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生命健康权、受教育权、休息权等。)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权,宗教信仰自由权,通信自由、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权,担任领导职务权,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检举权,权利被侵犯取得的赔偿权等。

(3)抚恤金、生活补助费(抚恤金的享受对象,必须符合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死者的配偶或真系亲属;第二,这些亲属主要地或部分地依靠死者生前扶养。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4)自留地、自留山、宅基地、承包地、承包山林,以及承包的果园、鱼塘等;

(5)被继承人生前租赁的财产或已作赠与的财产。

终上所述,对于死者生前的合法财产,继承人是可以继承的,但是对于非法财产,是不能继承的,此外,如果死者生前有债务的,应当先用遗产进行偿还。


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欢迎关注!

您好,常见的问题有:独生子女就能继承全部遗产吗?(不一定,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而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多份遗嘱如何确定效力?(公证遗嘱最有效力。)

谢邀。

《继承法》规定的继承有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

如果父母去世前有留下遗嘱,则按照遗嘱的内容继承遗产。

若没有留下遗嘱,则按照法定顺位进行继承。

根据《继承法》规定,第一顺位的继承人有配偶、父母、子女。所以,父母去世后,他们的继承有就有他们的父母和你们这些子女作为继承人共同继承父母留下的遗产,一般是按继承人数均等继承。

当然,父母基本不可能同时过世,所以一旦有人过世便发生遗产继承,他的继承人要以他过世时在世的继承人为准,再按遗嘱继承或法定继承这样计算下去。例如,父亲先于母亲过世,这个时候就发生继承,父亲的继承人有他的父母,配偶,和子女。

还有,这里可能还会有代为继承问题。例如父母有多个子女,有的子女在父母去世前便已经过世,但作为孙子是可以代其父母继承爷爷奶奶的遗产,这个就是代位继承。

我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了法定继承人的顺序和范围,第一顺位的法定继承人是配偶、子女和父母;第二顺位的法定继承人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只有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时候,才会考虑第二顺序的继承人。

您好!

新的继承法,其实是《民法典》中一个篇章。今后(在2021年1月1日起),《继承法》这个法规就取消了。在这里,我们都用《民法典》这个名词来说一下关于遗产的事儿。

这次,关于“遗产”范围的界定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动。变动主要体现在:

原有《继承法》中关于遗产的规定

第三条 遗产范围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即将实施的《民法典》关于遗产的规定

第九百零一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但法律规定或者依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除外。


您会发现,其实后者说的更“粗”了。所以,就引起一些讨论:诸如,有些人“欢呼”:游戏账号也可以继承了、虚拟资产也可以继承了,等等。

这里仅谈谈个人的看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可能的财产类型越来越多,诸如上面提到的,有个游戏账号挺值钱,是不是也可以纳入遗产范围?

既然法律都说了:个人合法财产,不限定范围。那么,这部分财产肯定算啊!

现实中会面临什么操作问题?到底是利于财产继承、还是平添更多无谓的麻烦?——

  • 往优点来说:这种界定方式,貌似很泛,但是涵盖面更广,力保老百姓个人的财产不流失。
  • 往缺点来说:财产界定或许产生的争议会更大。“泛”的另外一个解释,就是没有边界。没有边界,就给判定带来更大的麻烦。

所以,只能说:初心很好,但是效果,需要时间来验证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