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_认证事实错误和法律适用错误,举例说明?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3 08:02:59 人阅读
导读:要明白一点,首先有事实存在,再有相关的法律产生。因此可见,事实先有,法律后有。所以能够说明,事实与法律是有冲突的情况发生的,同时也存在相互不协调的事情。现实判案...

要明白一点,首先有事实存在,再有相关的法律产生。因此可见,事实先有,法律后有。所以能够说明,事实与法律是有冲突的情况发生的,同时也存在相互不协调的事情。现实判案中,如遇到这类情况,大多以法官对法律条例的理解来运用,这条不通换那条,或改变案由以对应事实,但事实不能改变,事实是本质,是案的重要依据。故题目要求解答的问题,一点不难,无需担心。司法当中无一例案件是判决不下的,也证明了这点。

法院不采信不认定一般主要是以下四种情形:

1.违法事实属于其他法律关系,法院无权管。民事诉讼法官只能处理民事法律关系下的事实,其他的行政、刑事法律关系不处理,因为法院不能干涉行政权或者其他的司法权。而且就算有违法事实,如果不影响法院对你这个案件的处理,法院当然也就不采信不认定。

2.违法事实超出诉讼请求对应的事实或者与案件无关。法院属于司法机关,特点就是“不告不理”,不单单是指受案的被动性,也包括审理的被动性,也就是法院只能审理你提出的诉讼请求以及该请求所依据的事实部分,超出诉讼请求之外的事实或者与案件无关的事实法院都不审理,更不会采信和认定。

3.违法事实虽然与案件有关,但是不影响对案件的处理。这种情况下,法官也不会就这个违法事实进行处理。

4.即使违法事实与案件有关系,影响案件结果,但如果你只提出了对方具有违法事实和法律依据,但是没有充分、合法的证据证明对方的行为,法院也不会采信和认定。这里就涉及到“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你提出这个请求或者抗辩、反驳,都要有充分、合法的证据证明。

一般情况下,出现上面的情况,法官都会向你释明(解释说明)的。

总的来说,一是民事诉讼只处理民事法律关系下的纠纷,不处理其他法律关系(第一种情形);二是只处理与案件有关的事实,无关的违法事实不处理(第二、三种情形);三是必须有充分、合法的证据支持(第四种情形)。

展开说一下为什么法院不处理其他法律关系下的违法事实?一个行为可能对应一个法律行为,或者多个法律行为,而不同的法律关系则对应不同的程序(民事、行政、刑事)。比如我在街上随便打了一个人构成轻微伤,那么我打人的行为就形成民事法律关系下的侵权之债,可能引发民事说诉讼;同时又构成治安管理中的行政法律关系,可能引发对我的治安处罚。虽然同时引发两个法律关系,但是却是由不同的机关处理,民事诉讼是法院这个司法机关处理,对应的是司法权;治安处罚是公安局这个行政机关处理,对应的行政权。试想一下,我在民事诉讼中提出,对方打人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是法官不能采信和认定我这个意见:因为虽然打人的违法事实与案件有关,但是只有违反民事法律的事实法官才能处理,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事实法院无权管(归公安局管),而是否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也与本案的结果没有关系。这种情况下,法官一般会告知我直接找公安局处理的。

总的来说,分权是当代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一般情况下司法权、行政权各自独立,互不干涉,也会出现法院对行政机关发出司法建议的情况。

从你介绍的情况分析,所谓的房屋买卖合同是不存在的。其实际上应该是包含两个合同,一个是房屋转租合同,还有一个是原承租人将其利用该房产所从事的经营项目的经营权如餐馆、理发店等整体转卖给下一手的经营权转让合同。而双方因不懂法律规定,而错误的认为是房屋买卖合同。对经营项目的转卖,只要合同双方意思表示真实,经营项目本身不违法,经营权转让应该是有效的,但对于房屋本身的转租行为,如果房屋所有人不知道或不同意,事后也未认可,那么转租行为是无效的。但如果房屋所有人知道并同意,或在审理中,表示对上述房屋的转租行为表示认可,那么房屋转租行为也就有效。在这种情况下,原承租人实际上就是将原承租房屋的租赁权及其利用房屋经营项目的经营权全部转让给下一手,也就是房屋的次承租人及经营权的下一手。虽然一审、二审均有些许不准确,但判决结果中均要求原承租人退出房屋基本是正确的。

二审判决(以民事判决为例)属于生效判决,一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对经过法庭审理的案件,根据已经查明和认定的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以国家审判机关的名义作出权威判定。民事判决解决民事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

再审属于审判监督程序,再审裁定是对生效判决(一审二审)决定再审的程序,不可能对案件事实进行认定。

判决适用于实体问题,裁定适用于程序性问题,所以不可能存在问题涉及的情形。

  认定事实错误 ,举例如“中午十二点钟,月亮又大又圆”就属于认定事实错误。  法律适用错误,举例如“根据刑法故意伤害罪的法条,判决被告诈骗罪名成立”就属于法律适用错误。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