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从抓人到判刑的程序_诈骗罪如何判刑?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2 10:47:57 人阅读
导读:诈骗罪如何判刑?(作者:李健)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

诈骗罪如何判刑?

(作者:李健)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 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 解释》规定,

  一、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 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 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至1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数额在20万至30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追 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

  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 情节依法处罚。

  已经着手实行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 获取财物的,是诈骗未遂。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 法处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 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2千元至4千元”、“3万元至5万元”的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个人诈骗“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单位实施诈骗,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参照本条第四 款规定的数额,确定适用《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或者第一百五十二 条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从逮捕到判刑的时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那么需要说明的是,批捕之后还需要经过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也就是说,有可能案件是存在不起诉的情形,那么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1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可以延长半个月。人民法院受理后至判决是有明确规定的。一般来说,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两个月以内宣判,最迟不能够超过三个月。

我去年5月份接手的一个期货诈骗案,当时已经是审查起诉阶段,到了今年正月11才开第二次庭,本来以为法官早就把判决书写好,准备当场判了,结果还是没判。之所以这个案子会拖这么久,主要是因为涉案金额比较大,被害人也比较多,导致诈骗金额的认定存在一定的争议,第一次庭审我对检察院认定我当事人的诈骗金额提出不同意见,在第二次庭审的时候合议庭也支持了我的观点,但是,其他被告提出的诈骗金额认定错误的意见就没有得到法院采纳,原因是检察院补充了一些证据。

这个案子也可以看出:虽然一般的刑事案件要求法院在受理后3个月内要作出判决,但有时就会出现检察院需要补充证据、人手不足,法官没时间写判决书等情况,这样一来案子就没有办法及时审结。所以,涉嫌诈骗罪,在被批捕8个月后还没判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

1、正常情况下,大概5个月左右就会判刑。

其中公安机关需要2个月,检察机关需要1个月,法院2个月左右。2、如果是重大疑难、涉及面较广、涉及罪犯较多的案件,可以还会延长。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你好,你要问的是犯罪分子从犯罪到判刑的流程,那么这里可以省略掉判刑后的上诉,二审,以及监狱执行的过程,下面简单做一下说明。

一、侦查阶段(公安机关)。

首先,犯罪分子犯罪后,有人报案或者公安机关发现有案件的发生,之后公安机关进行受理并立案侦查,然后公安机关查找犯罪嫌疑人,找到之后对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从人被采取强制措施一直到案件移送给检察机关,这一阶段称“侦查阶段”,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在这个环节公安机关要收集、调取证据;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进行勘验、检查;进行进行搜查;查封、扣押物证、书证等措施。

在公安机关认为证据已经收集到位,案件事实已经查清,就会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案件进入第二个阶段。

二、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审查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能否确实充分,是否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并提起公诉。这个阶段在时间上一般是一个月到一个半月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可能退回补充侦查。

检察院对案件审查完毕,会出现三种情况:

(1)如果确定案件材料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那么检察机关可以把案件移送法院,进去第三个阶段,即审判环节。

(2)如果认为犯罪嫌疑人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情节显著轻微,或者经过补充侦查证据仍然明显不足,则由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

(3)如果认为案件证据尚不够充分,确凿,那么可以将案件退回到公安部门重新进行侦查。

三、审判阶段(法院)。

检察机关将案件移送给法院以后,法院对案件进行审查,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开庭审判后就会下达判决书,这个时候就是所谓“被判刑”了。

被判刑后还有上诉,执行等程序,鉴于问题没有问,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图片来源见水印)

从立案侦查到抓人,总有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网络诈骗成本低,分布范围广,诈骗人流动区间大可能都会给办案带来困难,再有就是各个地方公安部门的相关配合问题,以及涉及到交易网络交易平台是否配合。被骗后立即报案有助于破案,联合其他受害人并案也可以加大公安部门重视程度,有望加速破案进展。公安机关决定立案侦查以后,可视案情需要决定什么时间抓人,这没有具体时间规定一般是抓到人后先刑拘,30天内转捕。

刚好有朋友就是监狱人民警察,这样解答,您可能就清晰一点,像您所说的被诈骗被坑的钱,在判决书里面就是标注为罚金,即使他被判刑,那罚金也是要执行的。

按照现在监狱和法院的工作实际来讲,罪犯只要想减刑,那就得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狱内要主动服从管理,积极从事劳动改造、教育学习还不能有违规违纪行为,这样每个月就是获得相应的考核分数,当考核分数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就可以申请减刑;二是当符合减刑条件时,这个时候除非其家庭的确是困难的,有证明的,不然就得把罚金给交了,如果不交罚金的话,那么法院通常就会打回,不予减刑。

从您所讲的情况来看,其父母是有钱的,只是卖掉房子搬家了,但是一般情况下父母还是会跟小孩联系的。特别是当他要减刑的时候,就会找家里。所以,您可以从公安机关和看守所查得到他分到哪所监狱执行刑罚,然后通过律师要求其本人执行罚金,包括找监狱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因为罚金不是交给监狱的,而是犯罪份子家属提交给当地中级人民法院的,这样子您就明白整个程序了。

总之,看准一点,那就是他想不想减刑,只要他想减,那罚金就得交,您就有希望。但是如果他打算牢底坐穿,那就比较麻烦了,真的拿他没办法了。

已构成诈骗罪,并且立案,但是尚未抓到犯罪嫌疑人,则需要由公安机关继续执行侦查程序,直到侦破案件,抓到犯罪嫌疑人,才能进一步调查取证,并移送检察机关。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八十七条: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及时进行侦查,全面、客观地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第一百八十八条:公安机关经过侦查,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案件,应当进行预审,对收集、调取的证据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及证明力予以审查、核实。第一百八十九条:公安机关侦查犯罪,应当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严禁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仅凭怀疑就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