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社保可以自己交吗_员工自己交五险一金合适吗?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6 18:11:26 人阅读
导读:答案是肯定的,完全可以。以前我有回答过类似的问题。社保始终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因为这关系到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也很乐意和大家分享这方面的经验。一、我国社保体...

答案是肯定的,完全可以。

以前我有回答过类似的问题。社保始终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因为这关系到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也很乐意和大家分享这方面的经验。

一、我国社保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社保是由三大体系组成的,具体划分为城镇在岗职工社保、城镇居民社保、农村居民社保,实际城镇居民社保和农村居民社保特征基本一样,以下简称为居民社保。重点说说城镇在岗职工居民社保。

第一,城镇在岗职工社保。

参保对象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城镇在岗职工,采取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单位缴费部分划入统筹部分,个人部分记入个人账户;第二类为城镇个体工商户、个人创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包含城镇居民),缴费形式为个人全额缴费,其中部分划入统筹基金,部分记入个人账户。

城镇在岗职工社保一般都要缴纳“五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计划生育险、工伤保险,有条件的还要缴纳住房公积金。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般人员最好选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第二,城镇居民社保。参保对象为城镇没有就业的城镇居民。参保方式采取国家补助加个人缴费的模式,分为基础部分和个人账户部分,退休时按照两个部分里面的资金分别计算退休金。

第三,农村居民社保。主要参保对象为农村居民,也是采取国家、集体补助,个人缴费相结合的模式,也分为基础部分和个人账户部分,退休方式计算和城镇居民社保一样。

第四,三个部分可以互相结转。目前这三个部分可以互相结转,退休时采取分段计算的方式。比如前段时间自己交的是城镇职工社保,后端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不行了,可以转入居民社保。

二、个人怎样办理社保

第一,单位转个人。以前在单位上班,缴纳的是城镇在岗职工社保。离职后,如果在同一城市,凭单位离职证明到社保部门办理缴费主体变更就行了,只是需要到社保部门指定的银行办张银行卡,和银行签订代扣代缴协议,由银行代扣代缴,自己按时在储蓄卡内存入足够的资金就行了。

第二,跨地区转接。第一步先在原来的城市社保局办理缴费主体变更手续,由单位缴费变更为个人缴费;第二步联系转出地区办理同意转入函;第三步从原来缴纳地办理社保转出关系函;第四部到转入地办理社保衔接手续。

总之,从单位离职后,个人办理社保缴费手续,是符合《社保法》精神的,也是国家鼓励和提倡的,具体政策和过程可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公司不给员工缴纳社保的,属于违法行为,但是公司虽然违法,维权有一个过程,如果个人能按照灵活就业人员身份来缴纳自己社保,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举动,下面提几点几点建议供你参考。

第一,公司不缴社保,个人缴纳社保有什么渠道?

如果所在的用人不缴纳社保,个人又不愿意放弃这份工作,也不愿意去举报得罪用人单位的,也可以自己以灵活就业身份办理社保。个人办理社保时只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按照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为8%,缴满15年,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可以办理退休。但是如果按照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办理养老保险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如果你是在外打工,可以在老家办理,如果工作地就在户籍所在地的,可到当地的社保部门办事大厅办理。

第二,个人办理社保,只为不耽误自己的缴费年限,企业同样不能免责。

按照社保法的规定,单位成立后三十天内必须办理社会保险的登记,职工入职的三十天内,用人单位必须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的缴纳。但是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由于经营管理比较困难,有的根本不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企业员工为了保住这一份工作,也不愿意与企业为敌,加之维权的成本比较高,维权之路比较漫长,员工缺乏维权的经验和常识,所以无耐之下,自己先按照个人身份缴纳社保也是一种比较明智的做法。但是员工个人缴纳了自己社保,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仍然存在,员工仍然可以保留追诉企业违法的权利。

第三,个人缴纳社保后,仍然可以维权。

用人单位不为员工缴纳社保,员工自行办理缴纳后,作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出发,仍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为自己缴纳应当缴纳而没有缴纳的社保。维权道路虽然艰辛、漫长,但是只要员工能够有效收集有关的证据材料,比如劳动合同、工作牌、打卡记录,工资流水,同事证词、个人缴纳社保收据、凭证等,员工的权利都会得到保护的。其维权的路径包括同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提起劳动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都是比较合法有效的维权手段。由于个人已经办理了社保,这时自己来进行维权更有底气,也更有说服力,也不怕耽误自己社保的缴费年限了。

总之,虽然社保法已实施将近10年,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部分企业不为员工缴纳社保,作为弱势群体的员工,因为怕耽误自己社保的缴费年限,自己去办理个人社保的缴纳是非常明智的,但是个人办理社保的缴纳,并不代表企业违法责任的消失,该维权的时候还是要主动进行维权,这对企业、对员工都是好事情。

没买过社保,目前自由职业自己想买社保能买吗?当然能买。我仔细看了你的描述,应该是女性自由职业者,今年才28岁,女性的自由职业者的退休年龄是55岁,如果你从现在开始缴纳社保,到55岁还有27年的有效缴费时间,从时间上来说还是比较充裕的。

从你的收入来看,作为自由职业者,在家从事室内设计的效果图,如果加大一下业务的拓展力度,你每月的收入还是比较稳定的。所以还是建议你办理职工社保比较好。目前以个人身份办理职工社保,只能办理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个险种。如果是在户籍所在地,是完全可以以个人身份去办理的。办理时需要带上本人身份证、户口簿等,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或是街道社保服务中心办理,其实办理过程非常简单,也可以通过下载掌上社保12333,登录注册以后就可以在网上申请办理。

个人办理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为20%,按照你户籍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为20%,其中12%计入统筹账户,8%计入个人账户。分为300%、100%、60%三个缴费档次,可以根据你自己的经济情况来进行选择。由于你自己的经济情况不稳定,最初建议你按照60%的缴费档次进行缴费。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为8%,缴费基数和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一样的,其中6%计入医疗统筹基金,2%计入个人账户。生病住院时,住院费用的报销由医疗统筹基金来解决,报销比例在80%左右,个人账户可以用于到药店刷卡买药,到医院门诊看病等。

养老保险的缴费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在你达到55周岁时可以办理退休,当然这个15年是一个最低的缴费年限要求,如果仅仅是缴费15年,养老金是比较低的,根据你的情况,你在达到55周岁之时,可以缴费27年左右,缴费27年的养老金水平估计要比缴费15年高出三分二左右,缴费年限越长,缴费标准越高,今后的养老金就会越高;缴纳医疗保险的目的主要是解决看病就医的问题,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医疗保险有一个6个月的过渡期,也就是缴纳了医疗保险以后,需要6个月以后才能享受看病报销的待遇,虽然现在国家医保局有新的规定出台,要取消医疗保险的过渡期,但是政策要真正落地还有一个过程。医疗保险缴费年限达到了当地政府部门规定的缴费年限,退休后不再缴纳医疗保险可以终身享受医保待遇。

如果你的户籍不在你现在工作的地方,要在当地办理社保以个人身份是无法办理的,那就只能挂靠你所说关系比较好的同事开的公司。但是作为自由职业者挂靠单位缴费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在50岁办理退休,这样你的缴费年限就只有22年,少了五年的缴费年限,养老金估计会减少每月500元左右,但是要少交5年的养老保险。但是养老保险的缴费每月多出4个百分点,即由20%的缴费比例提高到24%,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不变,同时还要增加缴纳失业保险、生育险和工伤保险,由于是挂靠关系,这些费用都要由你全部自己支付。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建议挂靠单位缴费,还是自己缴费更为划算一些。

综上所述,由于包括你还有很多不知道如何缴纳社保的朋友,对社保知识的了解比较少,所以我这个回答比较详细,对于没有买过社保的朋友,是完全可以按照自由职业者的身份在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或是街道社保服务中心办理,自由职业者办理职工社保的,只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达到规定的缴费年限和退休年龄,按照职工社保的规定,享受相关的养老和医疗待遇。

不合适的。既然是员工,就有工作单位,用人单位按国家规定,应该给员工缴纳五金险种的。员工只缴纳属于个人的那一部分。供参考。谢邀了。谢谢。

辞职后如果没有新单位,是可以自己续交社保的。

此前单位买的社保,是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目前社保体系内只有两类社保: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与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农村的新农保与新农合将逐步并入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前者的缴费水平高、退休保障水平也随之高些,后者到达退休年龄后的社保待遇没有前者好,但是缴费也少了不少。

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人,在辞职之后如果找到新的单位入职,就可以在新的单位续保。社保个人账户就像身份证号码,具有唯一性,所以,你找到了新的单位,就可以在新单位续保,继续累积缴社保的年限。如果没有找到新单位,或者未来想做一个自由职业者,那么就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继续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缴城镇职工社保,跟在单位是有一些不同的。

其一,缴费压力不一样。

作为灵活就业人员缴社保,跟单位缴不同的是,原先是单位与个人各自承担一部分缴费,特别单位缴了其中的大头。而灵活就业人员缴社保,虽然缴费比例比单位缴低一些,但是缴费要全部由个人承担。从这个角度看,有个单位工作可以减低很多的社保缴费压力。

其二,保障有范畴上的区分。

单位所缴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包括了“五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一般只有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不过,这没有什么影响,到了退休的时候,只有养老金及不用缴费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是最重要的。

单位交社保和自己交社保有什么区分?

此类问题,我已经回复过几次了,这里简要说明一下:

单位交社保,类型为城镇职社会保险。自己交社保,可以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也可以选择缴纳城乡居民社会保险。

这里以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为例,来进行说明。

首先,如果不同的两个人,甲是在职职工,乙是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都是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两人的缴费地相同、缴费基数相同、缴费年限相同、退休地相同、退休年龄相同,那么两者间的养老金是完成相同的。(不考虑甲有视同年限的问题。)

第二,两者的差异。

1、缴费金额不同。例如,某地的社会平均工资为5000元,甲的上年度月均工资也为5000元,那么甲每月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为5000*8%=400元,全部进入个人账户;而如果乙也是以社平工资为缴费基数,那么,乙每月需缴费5000*20%=1000元,其中的8%即400元进入个人账户。

2、缴纳的险种不同。甲是在职职工,单位为其缴纳的是五险,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有人称单位给交三险。其实三险与五险是一样的,差异就在其中的失业与生育劳动者个人不缴费。

而如果是乙是灵活就业人员,在绝大多数地区仅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个别地区如北京,还需缴纳失业保险。

3、待遇不同。由于险种的不同,两者的待遇就会有差异。例如在职职工生育期间可以享受生育津贴,可以享受产前报销等。而灵活就业人员则没有。

其实,差异还是有很多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愿意了解社保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自由职业者可以自己交纳社保吗?自由职业者当然是可以自己来缴纳社保,所谓的自由职业者就是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选择按照灵活就业的形式来参保,自己的个人社保,并且灵活就业的形式,参保的个人社保,他跟企业在职职工所参保的个人社保都是属于职工养老保险的范畴,所以说自己的累计缴费年限也依然是可以转移到企业去进行正常的累计计算。

当自己找到新的工作单位,或者说实现了就业以后,那么企业单位就会承担自己的个人社保,这个时候自己就可以将自己的社保关系从灵活就业的形式转移,成为企业在职职工的形式来参保,那么之前按照灵活就业形势来交纳的社保的年限都是可以正常累计计算的。

当自己从工作单位又失业以后,那么还可以继续转移成为灵活就业的形式来参保,所以说这个灵活就业的形式和企业在职职工所参保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都是完全一致的,他们之间也可以相互累计计算自身的缴费年限。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公司这样做100%违法。

《社会保险法》中明确规定,职工必须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保险费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

具体的缴费比例,是由各地方政府规定的。职工本人的缴费比例应当是职工本人缴费基数的8%,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应当是用人单位缴费基数的16%。

这种情况下,职工应当抓紧向劳动监察部门或住房公积金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维权。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会对用人单位收取职工单位承担社会保险费的方式,依法责令改正。职工一定要留好有关证据材料,比如说单位的收条等。

问题在于如果用人单位直接扣职工工资的话,可能会比较麻烦。如果单位的工资表中,将单位负担的社保费也从职工本人工资中扣除,这就可以证明。可是,如果单位的工资表直接将应发工资降低一部分以后,用于缴纳社保费,就会产生一定的争议。这种情况下,只能劳动者要提供出劳动合同,来证明基本的工资是多少。而现实情况是,大家签订劳动合同往往都是签订空白合同或者工资额度都是最低工资,这样就很难维权了。不过,还是建议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的好,通过现场对峙的方式调解或者裁决出一个结果,这对于职工也是放心了。

如果用人单位需要从职工手中收取社保费,职工可以拒绝缴费。这样企业一般会给职工停缴社保,职工可以通过没有缴纳社保维权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权益。而且用人单位没有缴纳社保,劳动者可以主动申请辞职,并索要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还应当补缴社保,劳动者一样可以领取失业金。

即使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强迫下,写出了不要求缴纳社保的声明,这一样是无效的。只要我们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都会维护我们的权益。因为缴纳社保是《劳动法》明文规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义务,不是劳动者的权利,也不是劳动者说放弃就可以放弃的。所以,放弃无效。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