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享受国家的假期吗_员工在试用期内能休陪产假吗?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3 23:36:45 人阅读
导读:应该享受春节三天假期。首先,应该纠正一点,春节三天法定节假日不是带薪休假,法律规定带薪的休息日只有带薪年休假,其余假日均不是带薪。法定节假日是国家为保障劳动者休...

应该享受春节三天假期。首先,应该纠正一点,春节三天法定节假日不是带薪休假,法律规定带薪的休息日只有带薪年休假,其余假日均不是带薪。法定节假日是国家为保障劳动者休息的权利制定的,适用于全体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劳动者也包括在内。

劳动法规定员工在单位工作满一年可享受七天带薪年假,这个“七天带薪”年假是指的除礼拜天的双休,以及五一,十一、端午等法定节假日意外的年假,通俗点说就是每年多出来七天的假期你可以自由选择在那天休息,而且是带薪的。所以这个“年假”在试用期是没有的。

至于题主所说的法定带薪假期,这个是可以享受的,其实公司的HR早已经把这个假期的定义改变了,已经不存储什么带薪法定假日了,这就要计算你每天的日薪是多少了,现在更多的企业是把你的工资融到每个月的工作日(注意是工作日,也就是不包括礼拜天和节假日)也就是说把你的工资除以工作日,就是你的日薪了,公司在计算工资的时候先把礼拜天去除,这么说把,比如月薪1万、11月份是30天,去除礼拜天8天,还剩下22天,用1万除以22天,每天也就是大约454元,看到没有法定假日是没有薪资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

就是你在有事请假的时候扣除的薪资要多一些,请的天数越多扣除的也就越多,公司更占便宜一些,所以各位同学在十一、春节的时候换是尽量的不要请假,不然会发现钱被扣的很多呀!

回答满意就请关注我吧!欢迎留言评论、点赞!

谢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在试用期期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当然能够享受应得的权利,包括法定节假日的带薪假期,国家关于工作时间的规定,如每月平均工作天数为20.83天,而计薪天数为21.75天,就是指法定节假日11天为计薪假期。

1、试用期员工可以依法享受国家法定假日的。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凡是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存在事实劳动关系,都应该享受国家法定假期的有薪假(兼职、临时工例外)。如果你公司设置你说的那种条款,说明你公司在遵纪守法上存在问题,呵呵不投诉没问题,一投诉你公司就有问题。委婉告诉你们老板,如果被告诉,会涉及到公司形象问题,得不偿失。呵呵,一般老板也不会在意这几天假的。


劳动法没有关于试用期有没有陪产假的明确规定,目前仅在为数不多的省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有关于一些接近的男性陪产假的规定。

一般在国营企业执行的比较多。他地方的男职工想在妻子生产时休假,只能请年假、事假,除非所在的企业自己有人性化的规章制度。这些地方目前仅有上海、深圳、河北、重庆、北京等,例如,《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晚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奖励假7天。晚育的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奖励假30天,奖励假也可以由男方享受。 所以,这里面虽然说妻子晚育的男职工也可以享受30天的奖励产假,但要能证明妻子未享受此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但怎么得到这些奖励完全凭地方政府的政策。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享受且一样。按照《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试用期劳动者也享有法定节假日带薪休假的待遇。如在法定节假日上班,工作为正常工资的3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也进行考核的期限,这是一种双方双向选择的表现。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