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假不发工资只发生育津贴_我老婆在产假期间不发工资合理不?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6 04:58:56 人阅读
导读: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休产假只有生育险报销的钱,公司没有发放底薪,这肯定不合理!我老婆今年三月份生的娃,对这个比较熟悉,我来回答您!首先先看一下我老婆报销的钱:...

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

休产假只有生育险报销的钱,公司没有发放底薪,这肯定不合理!

我老婆今年三月份生的娃,对这个比较熟悉,我来回答您!

首先先看一下我老婆报销的钱:

这个是生育金报销的1100块钱,我们当时是去社区的行政中心办理的,生育金只是用来报销产前检查的,无论你产前检查花费多少钱,只报销1100块钱,报销的时候要注意,就是你要有一张机打的发票,且这张发票必须是你在医院检查时用的,当时还特意去医院把平时检查的几张发票换成了一张,且金额要超过1100块钱,不懂为什么要这样操作(第一次去报销的时候拿了很多发票,但是没有一张是超过1100块钱的,记的当时检查优生优育的时候一次性花了1600元,但是发票金额都是分开的),不然不会给你报销的,这个报销早上填的单子,下午就到账了,很快!这个钱是社保中心支付的,跟公司没关系,会直接打到你的社保卡账户!

这一张就可以看出来了,2470元是当初在医院生娃时候花的钱,但是只报销了1998,剩下的472不在报销范围之内,生娃的时候当时老婆还打了一针无痛阵,就是生小孩的时候能减轻痛苦,这一针900块钱,也不在报销范围之内,900块钱花了,但是后来据老婆说,生娃的时候还是疼的死去活来,没有多大效果,由此可见,生娃的那种疼痛真是难以忍受的,在这里说一句题外话:女人为我们生个小孩真的不容易,我们一定要关爱自己的老婆!

这个1700元是营养费,可能就是平时给产妇补充营养用的吧,不过这1700元真的不够啥用,我老婆怀孕的时候光奶粉就喝了好几千块钱的,不过,有总比没有强,苍蝇腿也是肉。

这个生育津贴18279元是生育津贴,是由社保局公司账户,公司再转给职工的!

除了这上面报销的总共21978元,我老婆从休产假开始,每个月公司也都在正常的发放基本工资,一分钱都没少!而且我老婆公司挺人性化的,在我老婆产假期间,三八妇女节、端午节的礼品由于我老婆不能直接去公司拿,老板都是直接折算成现金给我老婆的,这一点挺好,不像有的公司,员工一旦不去上班,啥好处都没有你的!

以上呢就是我老婆生娃的真实报销情况!

另外看看我国法律此规定的情况: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规定:法律为女职工孕产期劳动权益提供了最重要的两种保护:一是保护“三期”女职工的经济利益,即“三期”的基本工资待遇不得降低;二是保护“三期”女职工的休假权益,即休假时间不得压缩。

这个就是解读为预产期不上班,预产期不上班基本工资应照发!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这个我们要注意,也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孕妇平时去医院做产检,公司不得克扣工时,应该纳入正常的劳动时间!

以上呢就是小编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给您做的总结,除了生育险报销的钱,公司需要继续给我们发放底薪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是的,生育金就是指产假期的工资。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第四条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这就从法律上保证了女性的产假是带薪休假,它是最基本的产假工资规定。

产假:用人单位为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的,女职工的产假期间的待遇为:

1、生育津贴;  

2、生育医疗费用; 

3、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  

4、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费用。  

上述费用均有社保基金支付。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种情况下,生育津贴即应视为女职工的产假工资,但由于生育津贴的计算方法是: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除产假天数得出的,该津贴的数额可能低于女职工的本人工资数额。因此,若生育津贴的数额低于女职工工资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参加了生育险,在休产假期间单位可以不发工资,全部由生育津贴支付,但一般单位人性化管理都是先发基本工资,待生育津贴下来后再从中扣除已发工资就是了。生育津贴与工资不能同时享受!!本着就高不就低原则。

有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法定节假日以及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晚婚晚育假、节育手术假、女职工孕期产前检查、产假、哺乳期内的哺乳时间、男方护理假、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等期间,用人单位应当视同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其工资。”该条明确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视为正常出勤。既然是正常出勤,则用人单位就应当正常按照约定支付工资产假包括:98天+30天(晚育)+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领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国家补贴给企业,用来发放产假期间工资的,但它的计算方法与公司在社保处的申报工资基数有关,所以实际中的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并不相等,所以有规定: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就高领取,简单说来就是:   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即员工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下同)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就OK,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   

你好,你的这个情况企业应该需要给你支付产假工资,产假工资以实际全额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支付,很多企业的支付标准是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基本工资来执行。

企业以业务不好为由辞退你并给你补偿一个月工资是违法的,如果理由详见劳动法第39条,如果员工没有违反第39条,企业属于无理由辞退,需要每一年支付2个月工资,不足一年以一年算,如果没有提前一个月告知,即2N+1个月全额工资;如果企业符合劳动法第46条规定应支付每满一年支付1个月工资,如果没有提前一个月告知,即N+1个月全额工资。需要注意的是补偿金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在青青看来,不仅不合理,还不合法。你们根本没有必要把钱退给单位,而且如果你爱人原有的工资标准高于2800,还可以要求单位在产期和哺乳期,仍按原有标准发,并为她缴纳社保。

你爱人人力资源部门及单位相关领导业务不过关,政策解读有误,或装糊涂或知法违法。你爱人在三期期间,单位有法定义务为你爱人发放工资,缴纳社保。

1、生育保险

虽然按照《江西省职工生育保险暂行规定》(赣府发[2011]48号),单位参保人按规定参加生育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且生产当月仍处于正常缴费状态,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才可享受生育保险。

你爱人生宝宝时,缴费才有9个月,无法在你爱人单位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但如果你所在单位缴纳的生育保险,你爱人的生育宝宝的医疗费用,可以拿到你所在的单位,提交给社保机构报销,但只能按规定报销医疗费用,无法领取生育津贴。

2、女员工“三期”法律有特别规定

“三期”指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女职工三期期间劳动合同自动顺延。

也就是说三天之内,你爱人和单位仍然存在劳动关系。只要劳动关系存在,单位就有义务为她原有岗位待遇发工资,交社保。

工资待遇不应该按最低工资标准发,应该按原来待遇标准发,最起码岗位工资或基本工资应按原标准发。至于绩效工资和奖金,用人单位通过合法操作,有可能可以不给劳动者发。

3、应该怎么办?

1、如果你有单位,生宝宝时,已在单位缴纳生育保险满1年,且生你们家宝宝的当月仍然在缴费,请把生育期间的医疗费用票据和材料收集好,交给你所在单位的负责生育保险的工作人员,提交给社保机构报销。

2、要求你爱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嗯相关规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为你爱人继续按原有标准发工资,交社保。

3、单位原来发给你们的两个月,每月2800元的公司不必退还。没有法律依据,也不合情理。如果你爱人原来的工资标准高于2800,还可以要求单位补差。

4、如果单位违法操作,你们先要委婉而明确的提醒他们,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如果单位一意孤行,你们可依法维权。

希望以上的分析和建议已经帮到了你,祝大家一切越来越好!

作者:水流云在草青青,社科院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社保专家,上市公司资深劳动关系顾问,今日头条2019最受读者喜爱的创作者Top10,优质财经、职场专栏作者。

常年坚持原创很费饭,关注、点赞、打赏、评论、收藏和转发,才是真爱,也是我前行的最大动力。

亲的每一次分享,会帮到更多的人!

产假工资即生育津贴产假包括:98天+30天(晚育)+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领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国家补贴给企业,用来发放产假期间工资的,但它的计算方法与公司在社保处的申报工资基数有关,所以实际中的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并不相等,所以有规定: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就高领取,简单说来就是:1. 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即员工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下同)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就OK,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2. 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


谢谢邀请!

国家规定产假98天,其他二个月是地方按照计划生育条例而制订的。生育津贴是按照国家规定的98天计算,当地社保局生育基金生育津贴费用高于单位基本工资的,应当全部发给产休假职工,如果社保局发的生育津贴低于单位工资水平,用人单位应当补足单位基本工资为准。

女职工其他产休假应按事假处理,发放产假基本工资或上年度月平月均工资,基本工资不包括奖金,津贴,福利以及加班费,还有灰色收入。产假不能剔除休息日和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

领取生育津贴和报销产前、产中手术费用凭结婚证,准生证,小孩医学出生证明,如果没有这些手续是不能报销的,包括您老公的陪产假都不能休息。陪产假需要本人写出申请,由分管领导批准,陪产假期间工资按正常考勤一样。

附:产假、陪产假、婚假。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