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得判多少年_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该判多少年?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3 20:53:57 人阅读
导读: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手段极其残忍造成严重残疾的情况,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伤害他人的故意,对于被害人死亡是出于过失。在伤害致人死...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手段极其残忍造成严重残疾的情况,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伤害他人的故意,对于被害人死亡是出于过失。在伤害致人死亡后,立马就自首是法定上从轻量刑的一个情节,不过至于量刑还得由法官依据案件的情况来决定。其中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因一些过激的行为而致人死亡的情况,一般不会被判以死刑。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起刑为10年,适用死刑。在刑事诉讼事务中,“以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及家属积极作出民事赔偿作为酌定情节在量刑中被充分考虑”已在司法实践中被普通运用。因此,民事赔偿部分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对犯罪嫌疑人判处实刑的期限。就故意伤害致死的案件而言,如在基层法院提起公诉,则一般对犯罪嫌疑人比较有利,既不会判处无期以上徒刑,如果积极赔偿,则一般在12年左右;如在中院提起公诉,即使积极赔偿,最终也会使用上刑限。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你讲述的这种情况,涉案构成故意杀人害或者故意伤害罪。至于凶手有没有杀死你哥的意图,要警方调查后才能下结论。法律依据:

1、《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谢谢邀请!

根据我多年对故意伤害罪致死案件的接触和大量案件的分析,总结了如下一个量刑规律,供大家参考一下。


首先,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以“无期徒刑”作为一个量刑基准,然后根据一些其他情况进行左右调节。

也就是说,一个普通的故意伤害致死的案件,如果没有其他能减轻处罚的条件,一般是判无期徒刑。

而从轻减轻处罚的条件,一般常用到的如下:

减轻处罚的条件:自首、积极赔偿被害者家属并获得谅解、其他重大立功情节

从轻处罚条件:认罪态度良好、初犯偶犯、有积极赔偿的意愿但并未获得谅解、其他立功情节等


一般来说,在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中,有自首情节,并且认罪态度良好,有积极赔偿意愿但受害者家属并不接受和谅解的因素的话。是可以减轻处罚的。也就是从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15年。一般是判有期徒刑15年。

如果有自首情节,而且积极赔偿受害者家属并取得了受害者家属的谅解,认罪态度良好,是可以减轻处罚并从轻处罚的。也就是无期减轻处罚为有期徒刑15年,然后再从轻处罚,变为有期徒刑10至15年,一般判刑在有期徒刑12年左右。


当然,我说的那些只是比较普通的故意伤害罪致死,没有被法院认定为“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的。

这种基准刑最低为“死刑缓期2年执行”,然后套上面公式就行了。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最高刑是死刑,具体民事赔偿数额要根据死者的具体情况确定。

意伤害致人死亡起刑为10年,适用死刑。在刑事诉讼事务中,“以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及家属积极作出民事赔偿作为酌定情节在量刑中被充分考虑”已在司法实践中被普通运用。因此,民事赔偿部分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对犯罪嫌疑人判处实刑的期限。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2、受害人死亡的赔偿项目包括:除第1项费用外,还包括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具体赔偿数额要依据1、事故责任大小;2、受害人的户口性质3、是否还有扶养人以及当地具体经济状况等确定。人身损害赔偿项目较多,计算复杂。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