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能请求三倍赔偿么_欺诈合同可以3倍赔偿吗?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5 00:01:47 人阅读
导读:每日讲法为您解答,每日讲法是一名执业经验丰富的律师,很高兴与你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消费者权益三倍赔偿怎么执行?题主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每日讲法为您解答,每日讲法是一名执业经验丰富的律师,很高兴与你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消费者权益三倍赔偿怎么执行?

题主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欺诈赔偿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惩罚失信以及不良的商家,鼓励消费者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欺诈三倍赔偿的制度。

消费者受到欺诈,请求三倍赔偿的含义

经营者如果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有欺诈的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一般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三倍;对于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按500元计算。

举个例子:消费者小刘在网上某旗舰店,看中了一台游戏机,并以2000元的价格购买。小刘在拿到游戏机后发现,该游戏机与所购买的标志型号不一致,手中的游戏机是山寨品。此种情形下,可以认定网店欺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小刘可以要求网店退还购买游戏机的费用同时赔偿损失,共计6000元。

什么是消费欺诈?

消费欺诈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过程中,商家故意告知消费者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导消费者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通常消费欺诈的认定需要有如下几个构成要件:

  1. 商家主观上具有欺诈的故意,简单的说就是商家明明知道自己告诉消费者的情况是虚假的,并且会使消费者陷入认识错误,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主观故意。或者商家有义务告知消费者真实情况,但故意隐瞒消费者,使消费者陷入认识错误,同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主观故意。
  2. 商家实施了欺诈行为,通常表现为故意告知消费者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竟然诱导消费者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违反了商家应当向消费者如实告知商品真实信息的法定义务。
  3. 消费者因为商家的主观欺诈而陷入了认识错误,并做出了不当的意思表示。

常见的欺诈情形有哪些?

  1. 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的商品冒充合格的商品;
  2. 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品;
  3. 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的;
  4. 骗取消费者价款或者费用,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
  5. 不以真实名称和标记提供商品或服务的;
  6. 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的;
  7. 做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
  8. 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误导消费者。

消费者遇到消费欺诈如何维权?

  1. 消费者可以主动与商家进行协商和解,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协商;
  2. 消费者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介入调解,直接拨打消费者协会电话,消费者协会调解结果由双方自愿接受和执行;
  3. 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督主管部门投诉,根据相关情况,可以向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物价部门、质量监督等部门提出投诉;
  4. 消费者可以提起商事仲裁,商事仲裁的提起条件一般以双方书面订立的仲裁协议或条款为准;
  5. 消费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以上内容为每日讲法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纯粹手打、实属不易,喜欢点个关注呗。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讨论。

这个要看办什么事情

不适用。消费者保护法中的欺诈是指商家欺诈消费者。消费者保护法所谓的假一赔三,在保险合同中不适用。

保险公司欺诈消费者的情况比较少,因为保险合同都明文规定了保险利益,投保人需要签字确认。当然,少数保险代理人在销售保险时,夸大保险利益的情况也有,但还够不上欺诈一说,算是销售误导。如果代理人借保险名义诈骗,可另外构成诈骗罪。

保险诈骗,一般指的投保者故意虚构保险事故获取保险公司赔偿金,属于诈骗行为,情节严重构成诈骗罪。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在生活中许多人签订合同是都不会仔细看里面的内容,这也让立合同的人有了空子在里面设立欺诈性的内容,而且在签订时也很难被人发现,往往都是在履行合同时才发现。 欺诈合同该如何进行赔偿呢? 为了维护当事人的权益,我国《合同法》设立了反欺诈的条款,合同中如果有欺诈行为的,除了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之外,受损方要求增加赔偿的也应当执行,增加赔偿的金额应当是受损方收到损害的利益的三倍,增加金额不够500元的,则按照500元为增加金额;如果造成当事人的身体损害的,当事人可以要求其赔偿损失两倍以下的赔偿金;对于有欺诈行为的合同,是没有效力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者相关的机构撤销、变更合同。 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合同无效:

1、 一方用欺骗、威胁等手段订立合同的,损害了国家利益的;

2、 串通他人损害当事人的权益的;

3、 通过各种手段来掩盖不合法的目的的;

4、 合同中有损害到公共利益的;

5、 其他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的; 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形的,该合同可以被撤销或者变更: 1、 因为误解而签订的合同的; 2、 合同中存在明显的不公平条款的; 如果一方用不良手段让另一方签订了合同的,利益受损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相关的机构撤销合同、变更合同。 所以当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发现存在欺诈行为的,应当及时存在欺诈的条款向法院起诉或者向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变更该合同维护自己的权益;对于有欺诈行为的合同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并且还需要向受损方赔偿相应的金额。 延伸阅读: 购房合同欺诈情形 欺诈订立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欺诈消费者行为有哪些,消费者怎么维权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