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造假的法律后果_伪造劳动合同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6 00:12:28 人阅读
导读:简历上提供虚假信息,是否能导致劳动合同无效,主要看有没有影响到劳动合同的关键信息,比如姓名、身份证号、学历、证件等与录用条件密切相关的信息。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理...

简历上提供虚假信息,是否能导致劳动合同无效,主要看有没有影响到劳动合同的关键信息,比如姓名、身份证号、学历、证件等与录用条件密切相关的信息。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理由就是“采用隐瞒和欺诈的方式签订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否无效,公司是否可以此作为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主要看这些。

要符合这几大原则

一、看员工是否有签署相关的书面承诺。白纸黑字的东西,基本上没什么好说的

二、看是否属于岗位的任职资格必要的条件。比如对学历、资格证、之前的工作岗位等有明确要求。这种情况下,如果员工作假,那么势必会对该岗位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司也可合法辞退。比如,普工人,并没有要求电工证,但某个员工入职时提供了一个假的电工证,那公司也不能以此辞退,只能适当轻度处罚。

三、看所提供的信息是否涉及个人隐私,且与招聘关联不大的信息。比如个人婚育情况、家庭成员情况等。这些即便是员工提供了虚假信息,也不能作为公司辞退的理由。因为有相关法律规定,公司不得强制收集员工该类信息,这类信息只能由员工资源填写提供。

另外,有些特殊信息,比如是否有传染疾病、是否收到过刑事处罚,这些公司是可以要求员工如实提供的,但非传染疾病的历史、行政处罚记录,公司无权要求员工提供。

四、员工提供的虚假信息和证件对公司造成的影响有多大。如果是轻微影响,或者没有导致劳动合同完全失效,公司也不能直接以此辞退,但公司可以用严重违法的方式来辞退。

五、如果公司明知员工提供假证件,但在续签劳动合同时仍然继续任用,则视为公司放弃追究造假的责任。

六、员工在提供个人信息时,遗漏的信息不能认为作假。比如员工在填写教育经历或工作经历时候,遗漏了其中某一条信息,这个不能视为员工提供虚假信息,而且这种情况公司也有审核的责任。公司以员工提供虚假信息和证件,合法的辞退流程应当是这样的。

关键是证据,因为这些证件的复印件和员工提供的信息都在公司保管,因此公司需要提供证据证明。

一、针对员工档案表上的信息,应当为员工本人书写且签名。若产生争议,可以申请笔迹鉴定。

二、针对提供的证件复印件等,上面应当有员工签名确认“复印件与原件一致”。如果没有,那么员工可以不承认是自己提供的,劳动仲裁也会这样判定,因为没有员工签名的复印件,存在被公司偷换的可能。

三、针对工作经历和工作岗位作假,须要有相关方公司书面的证据或证人来证明。仅仅凭借社保缴费记录或背景调查记录,并不能有效证明。

有了以上证据,公司可依照对应的书面承诺、规章制度等对员工进行解除劳动合同。

一、公司必须就虚假信息和证件的事项和员工本人进行沟通调查,形成记录。

二、公司需要以书面的方式将辞退的事由和证据告知员工。

三、若公司以规章制度中严重违纪来辞退员工,则还需要证明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经过民主程序及公示,且辞退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的同意。

总的来说,公司能否以“员工虚假信息和证件”辞退员工,主要看规章制度的规定、合同或协议等书面承诺、该类情形对公司的影响程度、是否属于个人隐私、是否导致劳动合同完全无效等情况,如果公司证据不足或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那么可能会认定公司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而承担相应的责任。

关键在于是否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在合同上做了手脚。如果有证据那就非常简单的。如果只是怀疑或者没有证据的,要想办法取得这方面的证据,然后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

在我国如果没有损害国家利益,个人做的假劳动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受损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若当事人双方采取恶意串通,签订的合同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签订的合同无效。


当劳动合同作为关键证据的情况下会,根据情况判定提供虚假证据罪,负刑事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仲裁争议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提供变造的病假条请病假,是为了不工作而领取单位的工资,其实质就是旷工行为,骗取单位的信任。没想到单位到医院调查,真象大白,病假条是自己变造的。这是严重违返单位规章制度的行为,单位可依规章制度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并赔偿对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

依据: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