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出轨法律能让净身出户吗_离婚时过错方会不会净身出户?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21 22:39:35 人阅读
导读:对于一方出轨就净身出户的协议的效力,在审判实践中总是结果不一。总体来讲,法院的判决对于净身出户的协议持完全不支持态度的大约占比35%。总的来说,目前法院在处理这...

对于一方出轨就净身出户的协议的效力,在审判实践中总是结果不一。总体来讲,法院的判决对于净身出户的协议持完全不支持态度的大约占比35%。总的来说,目前法院在处理这种协议的问题上,实际上是秉持了谨慎和保守的态度,即不直接认定其效力,而只是把它在离婚诉讼中作为财产分割的一个考量因素。

如果男女双方在婚前签订协议约定一方出轨就净身出户的话,那么在签订协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协议中不能有限制、侵犯另一方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内容,也不能约定剥夺孩子的抚养权或者剥夺另一方的探视权。

  2、关于对家庭财产的分配,不能影响另一方的基本生活。

  3、协议可以约定一方出轨就要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赔偿款,但是约定的赔偿数额得符合家庭经济的实际情况,约定明显过高,法院一般也不会支持的。

  4、依据协议分割财产,需要提供另一方出轨的证据。

  5、切记不要在出轨现场拿出协议让出轨方立刻签字。因为这会被认为是在“胁迫”下签订的,不具有法律效力。

  6、协议一般是在判决离婚时才有可能获得支持。不离婚只要求按协议赔偿的,法院一般不会立案,即使立案一般也不会支持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男人出轨是一种现象,究其原因有多种情况。如:一、胁迫(上司对下级以情笼络;或对方以卑鄙的手段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二、本人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所发生的性行为(被人用酒或药麻醉等);三、执行特别任务(如国家安全员等,为完成任务必须通过特殊手段);四、某些完全违背本人意念的行为……。不分青红皂白就让净身出户是不妥的!即使是主观意念上的出轨,也应晓之于理,动之于情,给他改过的机会。屡教不改则另当别论!当然,女的出轨也应一样对待。

不会,法律上就没有净身出户这一说,有重大过错或者故意藏匿财产的一方,只能是少分,除非自己选择净身出户,当然受害一方也可以提出经济赔偿。

所谓“净身出户”是民间婚姻纠纷中常常牵涉到的一个用语,我国正式法律文本中没有,其涵义就是指在婚姻双方决定离婚时,婚姻的一方要求另一方(或其中的过错方主动承诺)退出婚姻时不得到任何家庭共同财产。

我国司法实践中对“净身出户”的协议条款一直存在争议,一般认为“净身出户”没有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属于双方自愿签订的合同,大面上存在部分的法律效力;但是“净身出户”条款未必能得到法律的全部支持,实际上也很难得到履行,除非过错方真心、彻底的愿意放弃共同财产中自己的全部份额。


依据我国《婚姻法》,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这个规定就是所谓“净身出户”的法律依据。

但是很多人曲解了这一规定。例如某夫妻婚内约定:若男方提出离婚,男方将放弃房子的产权,另外男方需支付女方扶养费人民币150万元;若女方提出离婚,女方将支付男方扶养费人民币50万元。协议签订后,男方提出离婚,女方则提出男方须履行协议方同意与其离婚。


其实,依据根据婚姻法我国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该协议以放弃房产及支付巨额的所谓赡养费为要挟不得离婚的条件显然限制了婚姻自由原则中的离婚自由;另外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七十五条规定: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如果所附条件是违背法律规定或者不可能发生的,应当认定该民事行为无效。本案中的协议内容实际上已经侵犯了离婚自由,显然已经违反了婚姻法的规定,属于无效的合同。


所以“净身出户”条款涉及到剥夺对方全部财产权,实际上违反了“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的原则,并且往往作为附件条件,实际上很难得到法律的完全支持。现行法律支持过错方对无过错方的精神赔偿,所以即使双方没有明文约定,无过错方在诉讼中主张多分财产或请求损害赔偿时,法官也可能会判出过错方在分割财产的时候多赔偿对方,法院一般会予以支持。

话又说回来,即使“净身出户”条款完全有效,如果过错方不是出于完全自愿,很可能先期就采用财产转移的办法相当程度上规避了这一约定,而这种转移往往是防不胜防的。


因此,与其纠结净身出户条款的效力和能否得到法院的完全支持,不如做好家庭财产的保全,以免被不当转移。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