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合同_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有效吗?

来源:大律网小编整理 2022-06-15 05:44:20 人阅读
导读:签订合同属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关于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民法总则》按照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进行了不同规定。关于无民事行...

签订合同属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关于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民法总则》按照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进行了不同规定。


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关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根据问题来看,“不具有独立完全民事能力”想表达的应该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而,我们主要结合《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订立合同的行为)进行阐述。


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可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能存在两种效力状态:一是直接归于有效二是效力待定,即须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后方为有效。对直接归于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又予细分,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两种类型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直接归于有效:一是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二是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除此以外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皆属效力待定,须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后有效。


1. 关于“纯获利益”的认定

“纯获利益”区别于“获利”之处就在于其获利须“纯粹”。收益多于付出,即可称之为“获利”;但仅当无需付出便可收益,方能谓之“纯获利益”。

可见,是否构成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取决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无需为获益而付出,换言之,该行为是否使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获得权利而无需承担义务。故“纯获利益”的判断标准在“质”不在“量”: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受领他人无条件赠予的一支铅笔的行为虽所涉获利颇微,但因赠予并无条件,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需为之付出对价,该行为得构成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1元钱购买了一艘游艇的行为,虽使其获益颇丰,但因支付了对价,不属于无需付出便可收益的行为,故其不能构成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2.“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认定

关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判断,实际上应分“两步走”:首先,应综合考虑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等因素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做出评价;其次,再考察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否与其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相匹配。

一方面,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千差万别,具有强烈的个体性特征;另一方面,民事法律行为的样态纷繁复杂,不一而足。加之无论是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的评价,还是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判断是否与民事法律行为相匹配的判断,都缺少客观标准,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故关于“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认定,尤需谨慎。


3. 关于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后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除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和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其他法律行为,均为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须经法定代理人事先准允或事后肯认,亦即同意或追认,方为有效。换言之,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非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效果仅仅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但该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未决,其有效与否并不取决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取决于其法定代理人。


4. 追认期可否意定?根据本条之规定,追认期为1个月。那么追认期是否必须为1个月?其可否意定?

于此,意定的方式无外乎两种,一是相对人单方决定,二是相对人与法定代理人合意决定。

首先,相对人不能单方决定追认期。催告是典型的准法律行为,其行为效果与行为人的意志无关,故即便相对人做出明确的意思表示,对追认期的时长做出了不同表述,其亦不产生法律约束力,不能对抗法律关于追认期的规定。追认期仍为1个月。

其次,相对人与法定代理人可以合意决定追认期。追认期届满的法律效果,无非是确认法定代理人不作为的默示行为可视为拒绝追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之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条第二款之规定,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可见,法律规定并非是沉默可得推定为意思表示的唯一情形。如相对人与法定代理人就追认期的长度和追认期届满的法律效果达成合意,其自然亦可构成上述条款所规定的沉默可得推定为意思表示的情形。

(以上系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人签订的合同一般有法律效力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人,您指的是完全无民事责任能力人吗,如果是的话,一般无效如果是准民事行为能力人,则是效力待定以下是对准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希望回答能够帮助你

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也必须要求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那么,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无效,特殊情况除外。由法定监护人决定,监护人如果认定则有效,不认定则无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是否有效要看下面两种情形:1、如果订立合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且也是为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自身利益的,其所订立的合同是否有效,要看其法定监护人是否予以追认。追认的,合同有效,不追认的,合同则无效。2、但如果是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需要经法定代理人追认。所谓“纯获利益”在我国一般是指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某合同中只享有权利或者利益,不承担任何义务,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七条【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展开原文 ↓

更多 # 相关法律知识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2
    律师解答

    律师根据问题描述给予专业意见

  • 3
    采纳

    采纳回复意见,确认得到解答

Copyright 2004-2021京ICP备18032441号 有害信息举报:线上咨询律师  线下门店解决问题

Copyright © 2020-2021

在线客服 隐私协议 侵权信息举报